有研究顯示,全球約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成年人有便秘問題。
便秘通常好發於老年人,主要原因包括生理性衰老引起的腸道蠕動變慢,缺乏適當膳食纖維飲食,液體攝入量不夠,日常活動力不足,慢性疾病,或使用藥物等。
但如今,年輕人出現便秘的情況越發嚴重,已成了威脅健康的不定時炸彈。
而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以下是常見的七個幕後黑手︰
1.胃腸蠕動過慢︰腸道蠕動太慢會引發便秘。最常見的原因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腸道蠕動功能障礙;而自律神經失調主要是由於緊張、壓力影響了消化道蠕動,進而表現出便秘、腹瀉或胃痙攣等症狀。
2.腸道病變︰大腸癌、手術後腸粘連、腸躁症等疾病。
3.三類食物吃太多︰一是常吃精緻飲食,缺乏蔬果等膳食纖維素,無法刺激腸道。二是常吃刺激性食品,像是過甜、過辣、過油的食物,濃茶及咖啡等飲品。三是攝取過多的壞油,適度進食好的油脂,有助於潤滑腸道幫助通便,不過,現代人吃了過多的高油脂食物,比如炸雞排、炸薯條、薯片等,這類壞油除了引發肥胖,還會導致便秘。
4.緊張、容易感到有壓力︰情緒緊張、壓力、憂鬱、焦慮等因素,皆會讓便意感消失。統計上以女性居多,推測與女性較細心、敏感、要求完美、容易感受到壓力有關。
5.不規律的生活︰早上趕上班、上學的人,常常忽略了早上起床「起立反射」的排便「黃金時間」。另外,習慣不吃早餐的人,無法形成「胃——大腸反射」幫助排便。在選擇食物時常會忽略膳食纖維的均衡攝取。忙碌的人常時間久坐或久站,導致每日應有的運動量明顯不足。
6.內分泌、神經疾病︰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低下症;神經精神性疾病,如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焦慮症、憂鬱症等。
7.服用可能引起便秘的藥物︰如麻醉性止痛嗎啡類藥、制酸劑、抗膽鹼藥物、抗高血壓藥、巴金森症的藥、部分心律不整的藥等。
若要擺脫萬年便秘,平日生活需要兼顧下列環節:
1.健康的飲食內容: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刺激性食品;多吃蔬果、五穀等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取香蕉、蜂蜜等潤腸通便的食材;多喝水。
2.掌握排便「黃金時間」:一個是早晨起床的「起立反射」,人由平躺轉為起立姿勢,結腸會發生直立反射,推動糞便下移進入直腸,此時,無需太用力,糞便就能順利排出。建議每日早上起床後到廁所蹲個五分鐘。
3.不宜久站或久坐,每日從事適量的運動。
4.良好的情緒管理,能讓自律神經系統保持平衡,腸道功能就不會失控。◇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