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立法會昨日舉行全體大會,三十名議員發表議程前發言,包括經濟發展、生活援助、長者支援,就業問題等。
議員李良汪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認為,政府「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必須制定明確聘用本地僱員的比例,作為公共工程與服務須共同遵循的標準,從而促進本地居民就業。他並希望當局針對休企及大企等,制定精準的外僱退場機制。
議員李靜儀表示,希望政府能推出更多精準促進消費措施,助居民減輕壓力。她並建議政府研究調升公務員薪酬,作為帶頭作用,以呼籲博企、公共事業機構、有條件的企業加薪。
議員黃潔貞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延續現金分享等措施,同時就「一老一幼」、弱勢群體提出精準支援。
議員陳孝永建議,建立專業外僱的退場及接班培訓機制,應要求大企提交中高端職位的外僱如何由本地人接班的計劃。
議員陳禮祺表示,本澳邁向超老齡化社會,應構建長者居家安全防護網。政府可設立樂齡科技產品租賃及體驗中心,讓長者低成本試用。並建議擴大照顧者津貼範圍,能適用於「雙老家庭」。
議員何潤生稱,新一份《長者十年行動計劃》應加強政策層面規劃主導,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他希望加快無障礙環境的立法工作,以及提升社服機構「科技助殘」實施的水平。
議員李居仁認為,隨着人口老化加劇,殘障人士、長者、術後康復等行動不便人群的出行需要持續上升,但全澳的士不足百分之一為無障礙的士。他建議交通部門與交通業界合作,增加無障礙車輛數目。
議員梁普宇促請完善社保給付恆常調整機制,評估推出「長者消費物價指數」,研究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
議員黃駿傑建議設立「社區預防醫學實踐先導計劃」。整合社區私營醫療機構及藥房資源,組織資深與年青的醫療人員隊伍,向長者提供用藥評估和慢性病管理,既能分流公營醫療壓力,又可為青年醫療人員提供更多就業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