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服貿會開幕 達成合作意向逾六十億元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十一月二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下稱「大灣區服貿會」)在珠海圓滿落幕。本屆大會以「服務外包新引擎,數位貿易加速度」為主題,共吸引約一點四萬人次入場,二百九十六家企業參展,參與國家和地區增至三十八個,較去年增長三分之一。大會發包項目總金額達二百四十點二七億元,較去年增長百分之一百一十八點四,共達成合作意向六十點四八億元。

 歷經四年,大灣區服貿會已從單純的行業展會,躍升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載體。圍繞發包項目的專業洽談,高品質的項目路演,與港澳協同的活動,跨境服務行業交流已經成為大會特色。

 本屆大灣區服貿會全面構建「政府引導、需求導向、市場運作」的新型運作模式,推動服務貿易從「展示交流」向「務實成交」的實質性轉變。

 本屆大灣區服貿會配套活動以精細化的議題設置,推動行業交流走向深入。通過專場對接會、B2B洽談等多元形式,精準匹配產業鏈各環節需求。為強化資本與產業的高效對接,大灣區服貿會主會場共設置卅五場主題路演,吸引五十八家知名投資機構深度參與,充份印證了市場化機制的活力與實效。

 據統計,本屆大灣區服貿會主會場發包項目中,境外項目佔比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五。充份證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商業價值為核心的辦會機制,顯著提升了供需對接效率。

 在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中,本屆大灣區服貿會通過深度融合人工智慧與實體場景,推動科技創新從概念探討走向實際應用,實現了從「技術展示」到「商業落地」。

 展會現場,多語種機器人主持流暢串場,AI同聲傳譯打破國際洽談壁壘,智慧導覽機器人提供精准服務,一系列可感知、可驗證的場景應用讓創新成果觸手可及。「AI出海行銷」專場通過真實案例解析,現場演示數位人直播、智慧客服等出海工具,讓參會者親身體驗技術賦能行銷的實效。

 與往屆相比,本屆大灣區服貿會更加注重技術的場景化應用,讓每一項創新成果都有清晰的商業化路徑,為科技成果跨境落地提供支撐,彰顯了大灣區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硬實力。

 本屆大灣區服貿會將服務貿易與新興市場開拓深度結合,著力構建「港澳聯動、拉美直達」的立體化管道網路。一方面依託香港分會場對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資源,借助澳門MIF展會平台連結葡語系西語系等境外國家市場;另一方面創新設置「珠海─拉美經貿交流體驗區」,廿九家拉美相關企業參展,通過特色商品展銷、特色文化展演和拉美美食體驗,打造沉浸式文化美食盛宴,促進服務消費、經貿往來、人文交流深度融合。這些舉措不僅顯著提升服務貿易的多元性和市場覆蓋面,還推動大灣區與拉美等新興市場建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係。

 通過對接「一帶一路」和拉美等新興市場,本屆大灣區服貿會在發包規模、貿易拓展和投資合作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推動大灣區服務貿易實現高品質發展。

 本屆大灣區服貿會深化「一會三地」聯動機制,香港分會場發揮國際金融與專業服務優勢,發包金額創下歷史新高;澳門分會場依託「MIF展」平台,成功舉辦一百一十六場精準洽談,為大灣區企業對接境外市場構建了專業化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