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引入防禦駕駛主動預測風險 交局:「補鐘」制度及部份教學優化措施正進行立法工作
【特訊】交通事務局代局長鄭岳威就立法會梁孫旭議員書面質詢的答覆如下:
對問題一.及二.為回應公眾需求並推動行業發展,交通事務局早前已針對「補鐘」措施的實施細節,包括適用對象、學習路線等,與教車業界進行溝通及徵集意見。目前,交通事務局正進行《道路交通規章》中涉及駕駛教學業務相關法例的分析研究,其中涵蓋「補鐘」制度及部份教學優化措施,交通事務局會持續推進相關立法工作,以期完善本澳駕駛教學體系,倘有進一步訊息將適時對外公佈。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表示,特區政府推出「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旨在為終身學習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澳門居民藉持續進修或考取認證提升個人素養和技能。
為提高資助運用效益,以及讓澳門居民可按個人發展需要選擇報讀合適之課程,「計劃」沒有局限只資助某些課程類型的專業範圍,亦沒有設置資助年齡的上限,居民可按個人需要或興趣,透過「計劃」申請報讀符合資助要求的職業技能、生活技能、人文藝術、體育健康等類型的課程及證照考試,當中包括駕駛實習課程,而駕駛實習課程資助上限為《駕駛學校及教學規章》規定的最低學時要求。
對問題三.交通事務局在研究「補鐘」制度的過程中已一併考慮包括重型客車、重型貨車及電單車在內的駕駛者需求。防禦性駕駛不僅強調要遵守交通規則,還要主動預測風險、提前採取措施為不可預見的狀況做好準備。目前在本澳的駕駛學習中,教練員會向學員傳授一些相關的安全觀念;兩間巴士公司在日常培訓中,已逐步引入提升防禦性駕駛與應急處置能力的內容。交通事務局亦會與本地駕駛學校、交通業界及專業團體等保持溝通和合作,向社會加強推廣和普及防禦性駕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