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三噸流入四縣市 台「黑心豬大腸」釀食安危機

 【香港中通社十月六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鄭竣凱)中秋節前台灣發生「黑心豬大腸」流入市場事件,引爆食安危機。業者違規使用工業雙氧水漂白的豬大腸流入台北、屏東、高雄與桃園等地,地方衛生局五日通報,部份庫存已經賣給普通民眾,或被知名小吃店使用。

 屏東地檢署近日指,接到檢舉稱,屏東百威食品公司員工涉嫌將部份已病變的豬大腸,浸泡於工業級雙氧水漂白後,販售給不知情的其他廠商,謀取不法利益。

 防檢署官員稱,經查屠宰場有涉案豬大腸的合格證明,問題出在百威食品公司違規使用工業級雙氧水漂白,食品廠已被貼上封條,後續將就是否從他處取得病死豬進行調查。

 有農業部門官員指出,販售病死豬是「無本暴利」,即使完整檢疫檢驗流程,業者為牟暴利可能鋌而走險;肉品可憑印章辨識,但內臟因無合格印,流入市場後難追查,成為查緝漏洞。

 食藥署指約三噸「黑心豬大腸」已流向台北市、屏東縣、高雄市與桃園市,各地地方衛生局即啟動下架作業,超過二千公斤被下架,但有部份庫存已經由市場攤販賣給普通民眾,或流入小吃店。

 全台知名的小吃店「阿宗麵線」近期公告指,接獲衛生局通知,餐點製作原料用到問題豬大腸,目前已緊急下架相關食品,並與業者終止合約。台北寧夏夜市攤販也被查出買到問題豬大腸,所幸尚未製成食品。

 屏東縣衛生局表示,本地市場販賣豬大腸的攤販進貨「黑心豬大腸」一百八十公斤,已經全部賣給普通民眾,庫存消耗殆盡,民眾應避免選購「過白、過亮、來路不明」的產品。

 醫學專家指,經工業雙氧水漂白的豬大腸即使經過烹煮,仍有毒性殘留,可能導致食用者出現急性食品中毒症狀。

 台媒「聯合報」發表評論指,「黑心豬大腸」案疑點重重,儘管防疫署官員指大腸未來自病死豬,「但正常豬大腸為何要使用工業雙氧水漂白」,背後可能存在檢驗檢疫程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