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單單)司儀  簡單先生

上星期開公關處會議,主管問誰有興趣做司儀,他說開學禮的司儀稿就只有十句而已。當刻,我的心蠢蠢欲動,但手卻未有勇氣舉起來。前方有司儀經驗的兩位女同事你推我讓,責任落到其中一人身上。

機緣下,我主動提出想做司儀。

這,有點小緊張,也有點小興奮。

我發現自己不是那種喜歡安於現狀的老師,在工作上能有點新的任務與挑戰,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例如今年被安排進入學校的AI小組,在中文課堂裏加入更多AI部分。新,要改,要投入時間心力,然,我覺得挺好玩。

接過去年的司儀稿,就真的只有十多句而已。我修整一下,再列印出來。然後,就逼自己在當天早上才能拿出來練習。知道過早練習,只會為自己帶來壓力感,那會影響表現。

我在事前唯一擔心的,就是我在課堂上講書時,會不自覺把「慈幼」說成了「培正」。培正學校對我的影響太深,已離職四年也改不了口。如果我在慈幼的禮台上說成「歡迎大家來到二零二五年培正開學禮」……我應該要切腹。

這兩天跟太太和兒子用司儀稿的內容在家裏鬧着玩,我竟不小心把「播唱校歌」錯說成「播唱國歌」。墨菲定律,有可能出錯的地方,就一定會出錯。

開會禮完結,有兩、三位同事都說我表現不錯。客套話?我覺得是客觀話。不完美,有小沙石,但整體表現自己都覺得不錯。沒錯把「慈幼」說成「培正」,就這點值得給自己十個讚。

下次主管問誰有興趣做司儀,如果司儀稿內容不多,我可能會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