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文章)我心目中的中秋節 培正中學 五年級 張凱茵

 「月餅圓又圓,餡兒甜又甜;蓮蓉裹蜜意,蛋黃藏中間。」

 聽到這首可愛的童謠,你們就一定能猜到——中秋節就要來啦!你心中的中秋節,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想,如果中秋有顏色,一定是熱烈的中國紅、皎潔的月光白、豐收的秋葉金;如果中秋有形狀,那一定是「圓形」——團圓的圓、圓滿的圓;如果說中秋節有味道,有人會說是瓜果香,有人會說是桂花香,但在我心裏,一定是彌漫在空氣中甜甜的月餅香!

 小時候我問外婆:「為什麼中秋偏偏是八月十五?」外婆笑著說:「你看,雖然每個月都有月圓,但是中秋的時候是不是更圓,更大啊!而且呀,秋季是豐收的季節,以前的人們忙完一年的農活,把秋季最中間的一天當作節日,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吃著收穫的糧食和水果,在庭院中賞月,慢慢地,這個日子就變成了我們現在說的『中秋節』。」

 我又問媽媽,中秋節要吃什麼美食嗎?媽媽說:「肥美的大閘蟹、軟糯的芋頭蘸白糖、香噴噴的蓮蓉蛋黃月餅……再配一壺桂花茶,剝一個柚子,摘一串葡萄——這就是中秋的味道,團圓的味道。」媽媽忽然又問我:「傳統節日能夠一代代傳承,你知道為什麼嗎?」我搖搖頭。媽媽說:「因為有特定的時間、專屬的美食、和美好的寓意。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我恍然大悟:「中秋節是八月十五,專屬的美食是月餅,特殊的含義是團圓!」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我心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都是這樣吧!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一天和家人團聚。蘇軾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要我們心懷祝願、共望明月,哪怕遠隔千里萬里,在同一片月光下,也共享著這份穿越時空的曠達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