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正街與橫街 喬捷
澳門有個地段,正街全是政府部門、公共設施,背後的橫街則是澳門最特色、最「地下」的世界。傳統的小酒店、賓館、各式外省餐廳、小賭場、桑拿水療,滿滿的一條長街,中間還帶着幾家歷史悠久的大酒樓、學校、旅遊景點、政治性地標,門面、民生和地下秩序完全融合在一起,誰都沒有影響到對方,誰也沒有丟誰的顏面。
記得十多年前去過一次寧夏銀川出差,比之於我們小澳門,人家市內的區域功能就特別的明顯,旅遊的有一區、政府辦公的有一區、民生的有一區、連特別服務的地方也自成一體。每一個區域都會有自己的分界線,可能是一個廣場、可能是一條橋或公路。每一個區域不只功能不同,連色彩、建築風格都不盡相同,一眼就看出「這地方是代表着甚麼」。
我一輩子住在澳門,當然知道澳門不同區域也是有其特色及建築,但相信外地來的人,很難相信這種高度的濃縮的小城,還有其河井水的分界,正因為這樣,很多人找地方,不是容易找不到、錯過了,就是可能會不小心去錯了不該去的地方。如果平日少在外面跑的本地人,這種經驗也是會有的。不過澳門好的地方,大概也就是一般人都會採取小事莫化大,絕不勉強的行事手法,無論黑白,凡是不勉強、不糊來,多半都可以在這個城市相安無事的生活下去。
那天經過一家酒店,愛人問起怎麼這個地方看起來又殘舊又落後,至今依然能生存下來。這種看起來的感覺,相信也是很多外地人的感覺。只有與「地下」世界打慣了交道的人,才會把它們視作平常。不生、不死、長期維持,這就是地上世界對它們最大的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