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十月四日電】(中新社記者孫玲玲)三日傍晚,位於天津的中國大戲院二樓「戲曲之窗」開啟陽台京劇快閃《霸王別姬》,「虞姬」手持雙劍演繹梅蘭芳塑造的「虞姬舞劍」經典形象。
此次中國大戲院打開了塵封多年的二樓陽台,重現上世紀三十年代「遊藝會」的摩登氣象。有觀眾說,在天津街頭「偶遇」京劇表演,這種感覺太奇妙了,就像穿越到了上世紀的老天津。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天津推出的全域沉浸式戲劇演藝活動在多個文化地標同步上演。火爆全網的沉浸式話劇《日出》在金街大銅錢廣場驚喜返場,在原著故事發生地附近隔空遙望「陳白露」,再現曹禺經典;意式風情區馬可波羅廣場上演陽台歌劇《茶花女》《費加羅的婚禮》選段,讓觀眾「在天津遇見意大利」;鼓樓廣場的演藝燈光秀及曲藝快閃為國慶假期增添亮麗色彩;百年建築張園則通過沉浸式演繹展《津門往事》,帶領觀眾回溯天津風雲激蕩的歷史。
「我們在意式洋樓前唱響經典,讓歌劇之美融入街頭巷尾。」在意式風情區,一位表演經典歌劇《茶花女》的演員說,「願每一位路過的人都能停下腳步,愛上這份獨特的浪漫。」
今年適逢中國話劇奠基人曹禺先生誕辰一百一十五周年。國慶中秋假期,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老中青三代藝術家聯袂呈現《雷雨》《日出》經典片段,於天美藝術街區「圓廳」打造沉浸式、互動式觀劇體驗。
「在圓廳演出,打破了舞台與觀眾的界限,演員和觀眾幾乎面對面,這是一種全新的戲劇語言。」天津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李陽介紹,這種演出形式既是對經典的尊重,也是對表演藝術的當代探索。
「我專程從北京過來,在這樣一個時髦的街區觀看經典劇目《日出》。這種演繹形式既能致敬曹禺先生,又讓經典藝術接地氣,感覺特別棒。」遊客高岳向記者分享他的觀劇體驗。
中國大戲院副總經理楊蕾表示:「作為歷史悠久的『戲碼頭』,天津不僅是北方曲藝之鄉,更是中國現代話劇藝術的搖籃。藝術要打破圈層,讓更多不同年齡、不同觀賞需求的觀眾,都能領略藝術精華的一隅。這種全域沉浸式的體驗模式,不僅激活了老建築、老戲院,更重要的是讓年輕人自發地走近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