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寵咖啡館國慶假期人氣旺 業內稱長遠發展需破三重關

 【中新社杭州十月三日電】(錢晨菲吳怡欣)國慶假期,異寵咖啡館人氣旺。在杭州一家鳥類咖啡館內,「九零後」顧客王曉華享受著被色彩斑斕的鸚鵡環繞的時刻──幾隻鸚鵡或停在她手心啄食、或立在肩頭梳理羽毛,這份體驗讓她感到「非常治癒」。

 「平時工作太忙,沒精力自己養寵物,在這裡點杯咖啡就能親近這些活潑的小鳥,壓力一下子就釋放了。」王曉華近日對中新社表示,她是通過社交平台發現這家特色咖啡館,專程來打卡體驗。

 近年來,咖啡館賽道颳起「異寵風」。以浙江杭州為例,不同於常見的貓咖、狗咖,一批以鸚鵡、浣熊、樹懶等為「主角」的異寵咖啡館陸續亮相,憑藉「小眾互動+休閑消費」的組合,成為年輕群體熱衷的打卡地。

 鳥類咖啡館店主唐丹是資深異寵愛好者,開店前已飼養鸚鵡多年。「想把興趣變成事業」的想法,讓她專程赴廣東學習異寵咖啡館運營經驗,最終在杭州開店。如今,店內客流量穩定,節假日最高營業額能達五千元(人民幣,下同),客群以年輕人為主。

 另一位店主畢月的選擇,則更偏向「市場需求導向」。調研南京、上海等地後,她便萌生了「浣熊+咖啡」的創意。

 「現在咖啡館競爭太激烈,沒有特色留不住客人。」畢月直言,浣熊就是自家咖啡館的核心競爭力。店內從牆壁裝飾到杯具設計,都融入了浣熊元素;更關鍵的是,消費者只需點一杯咖啡,就能與平時難得一見的浣熊互動。

 異寵咖啡館的興起是寵物消費市場變化的縮影。中國獸醫協會獸醫異寵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異寵診療專家張擁軍表示,近五年在診療工作中,他明顯感受到異寵飼養人群的增長趨勢。

 由全國伴侶動物(寵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指導、派讀寵物行業大數據平台發佈的《二0二五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二0二四年中國國內異寵飼養人數持續增長,已增至約一千七百零七萬人,其中以「九五後」為主力人群,市場規模已接近百億元。

 「異寵咖啡館的模式,其實是供需兩端的精準匹配。」張擁軍分析,對消費者而言,它滿足了對「新奇體驗」的追求,不用自己養也能近距離接觸異寵;對經營者而言,它是打造差異化、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路徑。

 張擁軍認為,儘管異寵咖啡館眼下熱度頗高,但要實現長遠發展,經營者需破三重關:其一,進行環境豐容,模擬異寵的原生環境,避免因環境不適影響其健康;其二,開展專業的異寵社會化訓練,降低其應激反應,讓互動更安全;其三,主動向消費者普及科學互動方法,既要讓顧客玩得開心,也要保護異寵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