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是琉球,日方奪取琉球易名沖繩,在地理而言,沖繩是日本大門,大門敞開,死守本土,只是一句空話。
結果,麥克阿瑟與尼米茲一致同意攻沖繩,臺灣守將聞訊:乾了一身汗,安藤安吉自忖日本敗亡,只是遲早的事,盟軍攻哪,那裏就會變成地獄。果不其然,沖繩守將牛島滿,雖然扭盡六壬,千方百計,守衛沖繩,無奈日方形勢如水下瀉,匹夫之勇,何能挽狂瀾於既倒,除了賠上數十萬軍民的性命,牛島滿在全境淪陷之日,吃過最後早飯,與參謀長成勇一面唱着辭世歌,一面拔出佩劍,剖腹自殺,以謝天皇。
想到此處,安藤就偷偷感謝祖先庇護,剖腹者是牛島而不是自己。自己仔細老婆靚,閨房滋味,尚未嘗夠,正希望解甲歸田,好好地安享晚年。
可是,日本全軍無條件投降是天皇的意旨,違背天皇玉旨,罪不容於死,如果不能完成天皇玉旨,也非剖腹謝罪不可。心中一面暗罵那群中下級軍官,不顧大勢,把自己拖入泥淖,一面惺惺作態,向大本營表態,要負隅頑抗。大本營如何容許他做一個失敗的英雄?一封電報拍到臺北總督府,命令他向那群少壯軍人施壓;天皇聖旨,不得有違,否則,軍法從事。
其實,少壯軍人也是人,誰不想起家中仔細老婆靚,不過,人人自小飽受武士道教育,大家表態一番,做一番忠君愛國鬧劇而已,大本營既有命令,誰敢不從?繳械就繳械,投降就投降,鬧劇演過,大家心安理得,誰都不能笑誰。
少壯軍人既表態放棄負隅頑抗,安藤乾了一身汗,拍電給麥克阿瑟,受降軍隊大可放心登陸,保證掂過碌蔗。
中國第四軍區司令張發奎抽調第六十二軍,軍艦開抵基隆全軍順利登陸,向臺北,淡水,新竹,等要點推進。另一方面,第十七軍主力,兵不血刃,佔領各要點。
重慶方面擔心臺灣日方少壯軍人不遵天皇命令,擁兵頑抗,為保萬全,從福建方面發兵,抽調六十二軍主力在左營軍港登陸,再佔領高雄臺南等地。而兩路人馬分駐全省各地,一方面對日軍嚴密監視,一方面維持地方治安。至此,臺灣日軍只好向現實低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