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寒地水稻畝產超740公斤  張瑋

 9月28日,內蒙古興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收割機轟鳴,一簇簇稻穗經收割脫粒、裝袋、稱重、測量含水量、去雜、去皮,平均畝產超740公斤。

 當日,由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水稻研究所、內蒙古北方寒地水稻育種創新重點實驗室等單位組成的測產團隊,對興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最新研發審定的兩塊常規水稻新品種稻田進行測產。

 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程式華現場宣佈:「『興隆56號』畝產746.6公斤,『興隆244號』畝產767.5公斤。」

 「『興隆56號』是海南、黑龍江兩地多代選育出來的品種。作為寒地水稻新品種,它具有分蘖力強、耐寒、抗倒抗病能力強、成熟度好等特點。」程式華介紹,新品種試種成功後,將推廣至適宜興安盟及同積溫帶地區種植。

 興安盟地處北緯46°大興安嶺南麓生態圈,水稻種植面積約115萬畝,是世界公認的寒地水稻黃金帶。興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連續7年開展中國北方優質、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發。◇(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