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傳真)眾裏尋他千百度的法律教科書 陳青青

近幾年,每到八月底九月初,澳門各大學開學期間,總有一群學法律的大一新生及他們的家長,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串來串去,橫掃澳門大小書店,搜尋校方羅列出來需要購買的教科書與相關輔導書籍。

為甚麼只有學法律的新生才會出現如此情形?因為其中有幾種書是澳門本地出版,再說白一點,就是大學自己出版的,並且已經斷版多年。書店根本就沒有那些書了,連出版那些圖書的機構或者說單位,都完全沒有庫存了。所以,那些學法律的新生及家長,怎麼努力尋找,都是徒勞無功,白忙一場。

問題的關鍵是,學校明明知道那些書沒貨了,市面上找不到了,但就是不跟學生或家長說一聲,不告訴他們真實情況。那些學生與家長,特別是來自內地的,總要竭盡全力去找。炎天暑熱的,瞎忙一場。最後都是只能無奈的苦笑。

當然,學校也有苦衷。每年就那麼是幾十個學生需要那些書,如果再重印,印多了,可能用不完,浪費了;印少了,又成本高,鐵定虧本,很不合算。但問題是,這些就是不能告訴學生真情實況的理由嗎?是不是總要讓那些學法律的新生與家長,白白折騰一番呢?

相同的戲碼年年上演,校方的相關人士,難道就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那真是眾裏尋書千百度,最後都是毫無蹤影,不知那書在何處!

如此的操作,除了讓那些新生與家長身心疲憊,學校的聲譽,其實也大受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