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簡單問題複雜化 舒蕊
小學二三年級的數學,本應簡單易明;但內地人教版的數學書,有把問題複雜化之嫌!
近日一個乘數列式,又在家長與老師之間發生爭議。
有3個盤子,每盤8個水果,共有多少個水果?列式是3X8還是8X3?
學生寫8X3,老師打交叉!說3X8才對。家長不服,兩個式的答案都是24,為何8X3錯?
老師說列式應該是:每份數X份數=總數(相同的加數X相同加數的個數=總數)。
這個列式說法,不易入腦!其實,昔日的學習方式,就簡單明瞭──有留言直指加上「單位」便可!「單位」跟我要講的「名數」相同。
拿上述求水果數目來說,兩個數字的名數(單位)都是「個」,有點混淆,試改回廣東人的量詞:盤子(碟子)的單位「隻」。
3隻碟子,每隻碟子有8個水果,共有多少個水果?
只要把正確的名數數字放在開頭,就沒錯!如題目求多少個水果,即用水果的在前:8個X3=24個。
不曉得何時開始,把列式中的名數刪除──寫多兩三個中文字,對小學生來說不是很困難的吧?
若採用現在老師的說法,便會出現列式時把數字先後調轉的情況!還有昔日的口訣:名數除名數=不名數。
如共有24個水果,每隻碟子裝8個,求需要多少隻碟子?
我學過的列式:24個÷8個=3(隻)。這不是清清楚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