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九月二十三日電】(作者王逸飛 鮑夢妮)杭州市臨平區塘棲古鎮,幾乎每周都有皮影戲上演,讓各地遊人感受「一口敘說千家事,雙手舞動百萬兵」的魅力。
在幕布後操控皮影人物的,是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衛家班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柴小英。她接受中新社採訪時介紹,近年不僅皮影戲在當地重新唱響,劇團所在的河西埭村也通過「皮影藝術村落」建設,走出文化興村新路子。
河西埭村地處杭州北部的塘棲鎮。南宋建都杭州時,皮影被帶到這裡。那時,塘棲一帶活躍著一個民間皮影戲班──衛家班,持續傳承到當代。但因居住在河西埭村的傳承人離世,衛家班皮影戲一度面臨失傳。
「村裡二零一六年開始進行搶救性保護,我們召集年輕人組成傳承隊伍,梳理衛家班皮影戲特點,邀請各地師傅傳授技巧、劇目。」作為主抓搶救性保護的村幹部,柴小英說,河西埭村在二零二零年成立河西埭皮影劇團,作為團長的她也申請成為衛家班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
幾年來,劇團人數陸續增至十多人,並能通過演出解決生計問題,但對村裡而言,這隻意味著皮影留了下來。
村子發展與皮影深度綁定是在二零二四年。當年,浙江推出文化特派員制度,通過向基層派駐文化人才激活鄉土文化活力。來自浙江省博物館的陳屹泛被派駐到塘棲,重點指導河西埭村。
初到該村,陳屹泛了解到,因缺乏外部資源和專業人才支撐,村民的多元文化需求較難滿足。本可發揮大作用的皮影文化,傳承發展也不穩定。
一年多來,他在浙江省博物館的支持下「鏈接」各方資源,把數十場文藝活動帶到村裡,也與村幹部商議村子的發展方向──打造「皮影藝術村落」。
為做好皮影傳承,陳屹泛推動河西埭皮影劇團前往山東、四川等地開展皮影「走親」、提升技藝;開設「小小傳承人培訓課堂」、組建塘棲少年皮影隊;結合地方特色創編《浙江一萬年》等劇本大綱,讓衛家班皮影戲的「粉絲」不斷增加。
在創新發展方面,陳屹泛介紹,河西埭村從「皮影+旅遊」「皮影+文創」「皮影+科技」入手,做大旅遊、文創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