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為無人機插上「隱形翅膀」  郭佳

 9月19日至23日在長春舉行的2025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上,200餘家中國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攜最新技術、產品亮相。其中,人工智能(AI)賦能無人機成為一大看點,多款產品展示出無人機正向具備感知與決策能力的自治工具轉型。

 在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無人智能裝備館,上海海事大學的研究人員帶來一套智能巡檢平台。該系統藉助無人機能够在港口發現初起火情,並在毫秒級時間內完成識別與報警。

 上海海事大學空天地海通信網絡數智實驗室項目開發人員朱程傑表示,這種獨立性可視作AI為無人機插上「隱形翅膀」。他認為,AI與無人機的結合將越來越緊密,這一趨勢正在塑造未來產業格局。

 普宙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產品展現了無人機與AI結合應用於城市治理的前景。該公司在武漢東湖高新區佈設了上百座無人機機庫,形成全天候運作網絡,每天有上千架無人機按照任務表自動起降:監測交通擁堵、檢查河流排污、發現火情。

 展位工作人員喬鑫介紹,這些無人機搭載中國國產芯片和自主算法,無需飛手操作即可完成複雜任務。此次來到長春,有意尋找更多合作機會。

 來自浙江杭州的重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則展示了AI在反制「黑飛」無人機方面的探索,其新推出的兩款機型能够在空中自動識別並追蹤目標。

 記者採訪了解到,本屆長春航空展匯聚了從科研機構到產業公司的多方力量,呈現出AI正在重塑無人機行業定位的圖景。從港口到城市,從產業到公共安全,這些飛行器正被賦予更多的自治能力與社會角色。◇(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