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醫院)瘦身有道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當大家為了美觀而定立瘦身目標時,健康更是值得關注的事情。中醫減肥跟養生一樣,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重視身體內部的平衡與調整,以減重為過程,健康為終點的計劃。

 一、從根本出發

 在中醫藥的角度,肥胖是由於過量進食,多食肥甘厚味(即油膩、過甜過鹽過辣的食物),並長期缺乏運動,或患有長期病患,體質虛弱;又或因情緒所傷。以上原因易導致體內胃熱陰虛,或脾胃的運化功能失調,痰濕內生;腎的陽氣不足,水濕內停;氣血運行受阻等情況,最終導致肥胖。總的來說,肥胖的根本是體虛,導致痰、濕、瘀的生成,所以中醫是針對這種本虛標實的情況去進行肥胖治療,主要從健脾益氣、化濕利水、清熱養陰、理氣活血等方面著手,能有效達到減肥的效果,並且在根本上調整身體的內部問題。

 二、中醫減重治療

 1.穴位針灸

 針灸減肥是在針對上述肥胖的不同原因下,在相應的經絡、穴位進行針刺治療,一方面能改善身體的臟腑功能、氣血陰陽的不調,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穴位進行針灸,能起到抑制亢奮的食欲,抑制過強的消化吸收,促進能量消耗,改善脂肪分佈等作用,從以達到減肥的效果。對肌肉組織鬆弛的肥胖者效果尤為顯注。

 2.穴位埋線

 穴位埋線是傳統針灸的延伸,是與現代醫學的結合的一種治療,穴位埋線是把外科縫合線埋置在穴位內,線體在體內對穴位發揮持續刺激作用,能更持久維持減肥的作用,並能相對減少覆診治療的頻率,一般為十五至二十天進行一次穴位埋線。

 3.中醫食療

 以中醫食療進行減肥也要針對肥胖的原因,常用的藥膳食材有以下三類:一是益氣健脾化濕類︰如黃冀、山藥、白朮、茯苓、陳皮、扁豆、澤瀉等;二是清熱化濕、利水、祛痰類︰如海藻、昆布、荷葉、薏苡仁、芹菜、苦瓜、蓮藕、馬齒莧、荸薺等;三是理氣和活血化瘀類︰如陳皮、萊菔子、丹參、山楂、益母草等。

 三、中醫減肥飲食要控制嗎?

 如一開始所說,肥胖的主因是嗜食油膩肥味,所以無論進行上述任一種減肥治療,均需配合飲食控制,及體育鍛煉,以減低熱量攝取,增加熱量消耗。在限制熱能的基礎上,亦需注重有足夠的蛋白質、好脂肪(不飽和脂肪、Omega—3)、及適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取,並確保有充足的維生素、無機鹽攝入,因過度節食或營養不均衡反倒會使身體虛弱,損傷脾腎之陽氣,加重痰濕血瘀的形成,導致肥胖。另外要注意三餐熱量分配均勻,進餐要定時,減少糖分和壞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攝取,多進食高纖維素食物,保持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現時有許多研究已指出腸道菌群的失調會影嚮人體脂肪和能量代謝。◇

 科大醫院

 中醫部

 陳飛燕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