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正法眼藏  李蕭錕

中國禪宗史上,最早引用釋尊這句「正法眼藏」四字,是唐代的臨濟禪師,他在臨終之時曾說:「我死後,釋尊的正法眼藏不得失傳。」這段話,被記載於禪宗《行錄》裏,可見它的重要性。

到底甚麼是「正法眼藏」,迦葉對此何以會心微笑?

禪宗自唐代以來,最能透晰「正法眼藏」四字本意,透過實證禪修,而轉述為較貼近現代人語彙的,莫過於日本曹洞禪的開宗始祖道元禪師,大意是說:

「波浪退了,風也息了,一隻無人的小舟無心地停在湖面上,再也不會被風吹走,再也不會為任何東西所左右;天際間僅剩下無心的月兒照着無心的小舟,照在無心小舟無心的角落。」

整篇像一首優美的散文詩,「無心」是它的詩眼。

禪宗著名的《宗鏡錄》裏,對「無心」二字,有這樣一段敘述:

「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所以云,無心是道。」

不起妄念,一切無心,無心是道,最後連「無心」之心都抛棄時,便是─「正法眼藏」,迦葉會心的一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