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者何人)何不於君指上聽 李蕭錕
水與石本静,由於地勢的高低,江水自上而下沖激石頭,才發出了聲音;如果水與石沒有如此高下激盪的因緣合成,則水聲就無從產生;琴師若空有指頭,而不去撥動琴弦,則琴聲亦無從生起,所謂「法不孤起」、「因緣相生」、「有無相成」,世上萬法萬物,莫不如此。
按佛教之「縁起」,意指一切諸法(有為法),皆因種種條件(即因緣)和合而成立,此理稱為「緣起」。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種條件之相依存而產生彎化(無常),為釋迦牟尼佛對於現象界各種生起或消滅之原因或條件所證悟的法則,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有」、「無」相生,「生」、「死」相繼之理,同時亦由「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之理,無生無滅,斷除吾人無明之煩惱,以證涅槃。此縁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
蓋佛陀對印度諸外道所主張之「個我」,認為諸法具有「自性」、沒有「實在」之自性等論點,均予否定,而謂萬有皆係相互依存,非有獨立之自性,此乃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其他哲學、其他思想之最大特徵,蘇軾此作即發揮此理,寓佛法於詩,以論禪理之妙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