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日軍暴行證據強化歷史記憶 含英美報刊等史料 百廿六件文物入藏紀念館
【中新社南京九月二日電】(記者朱曉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簡稱「紀念館」)二日舉行文物史料捐贈儀式,一百二十六件(套)文物史料入藏紀念館。當中有揭露侵華日軍暴行的英美報刊、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信封、新四軍游擊隊繳獲的日軍軍刀、反映日軍掠奪罪行的銅鏡等。
美籍華人魯照寧本次向紀念館捐贈文物史料一百一十四件(套),包括報紙、雜誌、歷史照片,以及日本無條件投降特製紀念紗巾、紀念信封、明信片等,其中的多份英美刊物以第三方視角詳細記錄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暴行。
一份一九三八年六月二日出版的美國雜誌,在第十二頁至十五頁刊發長篇紀實報道。該文由約翰.馬洛尼根據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幹事喬治.費奇的口述撰寫,其中記錄了南京大屠殺慘案:「老人、嬰兒,乃至腹中胎兒,無一幸免……」「燒焦的屍體遍地都是,有些地方堆疊得有六七層甚至八層高……回望城內,眼前是一片混亂景象:到處是屍體、扭曲的汽車底盤、沉默的炮口、散落滿地的炮彈和子彈殼,以及浸透了鮮血的被褥捆」。
魯照寧捐贈的物品中,有多件反映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實物,如一九四五年美國國家檔案館發行的《太平洋戰爭的結束日本投降》文件摹本等。
江蘇省泰州市政協學習文史聯絡委員會原主任尹愚夫捐贈了一把日軍軍刀。尹愚夫的父親尹之本曾是一位游擊隊隊長,這把軍刀是尹之本一九四一年在一場戰鬥中繳獲的,雖經歷過大火僅剩金屬部份,但流傳有序,既是日軍的侵略罪證,更是中國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