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給兒童的藝術節 安好
暑假結束了,今年的國際兒童藝術節也結束了。自前年觀劇《森中甜夢》後,每年都關注兒童藝術節活動。去年孩子尚小,很多活動未能參與,所以今年抱着加倍熾熱的期待。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遇上了許多不湊巧。
比方說,好幾場演出都遇上了颱風取消,戶外活動亦曾因雷暴警告而提早結束。家長和孩子都滿滿失落,相信劇團和幕後準備良久的工作人員亦覺可惜。這是暑假檔期無可避免的風險,但如果可以延期加開供取消場次的觀眾優先購票代替直接取消,或許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選擇。
此外,不知是活動限制抑或系統設定使然,很多活動不接受年齡介乎兩歲至三歲的孩子報名。適齡演出僅有一部,其他則是與平日圖書館的繪本氹氹轉相似的工作坊。或許是沒有合適的劇團或劇目,但在家長角度就是選擇受限,多少有一些排除感。
最後則是預約系統。兒童藝術節系列活動豐富多元,分別採用不同的預約系統和購票方式,有時在一戶通,有時在活動專頁,開放預約或購票的日期亦各不相同。有時還出現系統失靈的情況,體驗極差。有關單位既已花了心力推出精美漂亮的活動專頁,要是能夠進一步做好資源整合,優化篩選功能,統一預約和購票流程,定能將專頁的最佳作用徹底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