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規管AI生成內容 抖音騰訊等上線標識功能
【香港中通社9月2日電】由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聯合發佈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施行後,各大社交媒體平台積極響應AI(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新規。
綜合媒體2日報道,9月1日施行的該《辦法》規定,AI生成合成內容需通過顯式標識(如水印、提示)和隱式標識(如元數據)「亮明身份」。平台需審核內容標識,對未標識或疑似AI生成內容添加風險提示,阻斷虛假信息擴散。用戶不得刪除、篡改或偽造標識,不得利用AI技術製作傳播虛假信息或從事違法活動,違者將面臨處罰。
各大社媒如抖音上線AI內容標識和元數據讀寫功能,自動檢測並標註疑似AI內容,提示用戶謹慎甄別。騰訊優化內容識別能力,保障信息透明度。B站推出投稿側AI標識選項,UP主可自主聲明,平台對未聲明內容依規添加標識。快手則在AI內容中嵌入顯式和隱式標識,並對疑似內容進行顯著提示。DeepSeek也已落實標識要求,發佈模型原理說明,防範內容誤用風險。
近年來,生成式AI技術快速發展,廣泛應用於新聞、文化、商業等領域,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帶來深度偽造、虛假新聞等風險。近期,女子台球運動員王思諾和裁判王鍾瑤因AI偽造淫穢視頻事件發聲,突顯技術濫用的危害。
專家指出,強化AI內容監管和立法需求迫切。《辦法》標誌著中國在人工智能治理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營造健康網絡環境,推動AI產業有序發展,以防範虛假信息傳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