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聞博見)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 「密蘇里」號上日本簽署降表   茂欽

(一)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美中英三國簽訂、後又有蘇聯加入的《波茨坦公告》發布,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政府不得不接受無可挽回的敗局,於八月十日向美、中、英、蘇「四強」發出乞和電文。「四強」於是部署接受日本投降事宜。

八月十五日十二點正,日本天皇裕仁的《終戰詔書》播出,正式下達了投降令:朕深鑒於世界大勢與帝國之現狀,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時局,茲告爾等忠良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接受其聯合公告……

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徵得中國、英國、蘇聯政府首腦同意後,任命麥克亞瑟為駐日盟軍總司令,並賦予一項特別任務,代表盟國接受日本投降。

麥克亞瑟躊躇滿志宣布:「我將根據德黑蘭、波茨坦會議規定,率盟軍佔領日本本土,接受日本投降。」

八月十九日,日本全權代表河邊虎四郎,飛往在馬尼拉的盟軍總司令部洽降,向麥克亞瑟遞交了日本軍隊配置情報,表示誠意遵行盟軍總部的一切指示,並接受由同盟國擬定的投降書文本。

二十二日,麥克亞瑟發表聲明,規定盟軍進佔日本及日本投降之細則。其中受降的時間為八月底。受降的地點,為盟軍總司令部所在地日本橫濱。為此命令參謀長斯薩蘭特,儘快作好將總司令部由馬尼拉遷往橫濱的準備。

意料之外,麥克亞瑟規劃中的受降儀式遇到了障礙:五星上將、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為首的海軍將領另有見地。

尼米茲的資格與戰功並不比麥克亞瑟遜色,先後指揮了珊瑚海、中途島、所羅門群島、萊特灣等海戰和登陸戰,還曾與麥克亞瑟分任太平洋戰區兩個戰場的指揮官,戰功卓著。

海軍將領們提出:海軍從瓜達爾卡納爾島打到沖繩島,從南太平洋打到西太平洋,是贏得這場戰爭勝利的主角,如今卻由陸軍出身的麥克亞瑟獨佔風光,有欠公正,他們對受降儀式在麥克亞瑟的總司令部所在地舉行也有異議。

杜魯門感到尼米茲及其屬下所言不無道理,準備加以採納,於是向軍政要員徵求具體操作辦法。海軍部長福里斯特爾出了一個主意:由麥克亞瑟主持受降儀式,以盟軍總司令的身分簽字接受日本投降,尼米茲則代表美國簽字。杜魯門表示贊同。

至於受降儀式的地點,福里斯特爾也有提議,放在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

杜魯門總統也批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