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 香港青年北上「識水思源」

 【香港中通社八月三十一日電】今年是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香港發展局及水務署以「一脈相連飲水思源」為主題,自去年九月起聯同多個專業及社會團體舉辦系列多元化活動,截至今年七月底已推出十六項活動或節目,讓市民深入了解東江水供港歷史及意義,慶祝及紀念這重要里程碑。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三十一日發表網誌,指上月舉行的「識水思源」國家水利建設暨文化科技參訪團,大約一百二十名學生、青年工程師、工程業界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參與,前往鄭州、安陽、北京等地,考察國家重點水利建設,以及文化歷史及科技地標。在北京行程的最後一日,她親自率領參訪團出席座談會,向國務院港澳辦及水利部就參訪活動作出總結及分享。

 有參與中學生表示,在北京團城湖調節池和調度中心,見證研究員怎樣將各項技術相互配合與合併,讓國家在短短二十年左右完成南水北調這樣世界級的大工程,驚嘆於中華民族的智慧,更見證國家現代科技突飛猛進。有青年工程師指出,水利工程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新質生產力能推動水利工程數位化和綠色化,在這次參訪活動中體會到新質生產力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另外,由發展局支持的原創舞台劇《青春印豐碑》,上月一連兩日在香港理工大學演出。故事與上世紀六十年代內地大學生投身東深供水工程建設並順利完成任務有關,共吸引逾一千名政商界領袖、粵港兩地師生及公眾人士等出席。

 她指出,政府會繼續推展更多慶祝活動,康文署和水務署正於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相關展覽,介紹香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應對旱災的情況和當時東深供水建造工程,以及粵港兩地政府為保障供港東江水水質及供水量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