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委託機構下半年進行研究 社保基金就社保給付機制優化

 【特訊】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七月三十一日答覆議員李靜儀七月十一日書面質詢,全文如下:

 為優化社會保障制度給付恆常調整機制,就社會提出養老金基數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等意見,社會保障基金已委託學術機構於二零二五年下半年進行研究,整體及系統地審視現行的社會保障政策,全面檢視調整機制的優化空間,使本澳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更好地配合社會發展及回應居民的實際需要,確保將資源精準投放到有需要的群體上。

 另一方面,統計暨普查局嘗試根據《二零二三/二零二四住戶收支調查》所收集的數據,抽取當中有長者成員的住戶樣本進行分析研究,以評估編製「長者消費物價指數」的可行性,相關評估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統計暨普查局正進行數據穩定度的評估工作,稍後將向有需要作分析研究的部門提供倘需的數據。

 特區政府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推出「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正式轉為恆常措施,期間逐步增加受惠對象。現時,照顧者津貼的受惠對象包括不能自行坐立的長期卧床、重度或極重度(包括程度不分級)的智力、自閉症和肢體殘疾合共四類在生活自理方面需要依靠別人於家庭居所提供長期及密集照顧的人士,尤其未接受相關的長期照顧院護服務,涵蓋了社會最關注的低收入照顧者家庭,落實特區政府關顧弱勢社群的施政方針。自二零二零年十二月推行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符合發放要件的個案累計合共三百一十宗,累計發放津貼金額逾一千八百四十萬澳門元。

 照顧者津貼只是特區政府對相關家庭提供眾多的現金津貼之一,符合資格的家庭可同時受惠於敬老金、養老金、殘疾津貼、殘疾金、醫療補貼計劃等政策。除現金津貼外,特區政府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醫療、康復訓練、日間護理、家居照顧、緊急呼援、輔具資源、出行輔助等服務。特區政府設有澳門特區長者服務及康復服務資訊網,讓包括失智症患者家庭在內的居民,以及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查閱各類長者和康復政策或服務的最新資訊,以便在需要時使用相關服務。

 就照顧者支援方面,特區政府與民間機構合作,透過家屬資源中心、家居護養暨照顧者支援、護老者支援、日間暫托和短期暫宿等服務計劃,為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提供情緒支援、個案輔導、互助網絡、社交活動、服務諮詢或轉介、喘息照顧、家居支援、照護培訓

 及輔具支援等服務項目。

 近年,特區政府主動投入資源,推動民間機構進一步發展面向護老者和照顧者支援的工作,成立家居護養暨照顧者支援中心,為體弱的長者、殘疾和其他有需要人士提供到戶及全年無休的照護服務。同時,透過舉辦各類的培訓課程,到戶指導,以及提供社區資源訊息;協助照顧者建立互助網絡,掌握照顧技巧,並提供情緒支援及個案輔導等服務,紓緩照顧者的壓力。

 特區政府正開展下一階段的長者及康復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的規劃工作,將探討優化和加強各項照顧者支援服務,期望透過社區教育,推廣社區互助,結合居民、民間機構和公共部門的力量,共同建設照顧者友善社會,為照顧者家庭提供支持。

 最後,特區政府感謝李靜儀議員對有關事宜的關心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