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留言)勒緊褲帶 陳青青

過去講到勒緊褲帶,多與節衣縮食相連,又多和度饑荒或者幫助援助捐贈等有關。與當下的勒緊褲帶,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尤其是水災、旱災嚴重的地域,民眾往往缺衣少食,食不果腹。為了度過饑荒,挺過難關,大家只得勒緊褲帶,吃野菜、雜糧、樹葉、觀音土,以維持生命。能夠活下來,就算是幸運的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援助當時所謂的兄弟國家,例如阿爾巴尼亞、越南等,我們的國民,無不勒緊褲帶。記得當時的口號是,每人每天省下一把米,送往兄弟那裏。我們本來的糧食定量就偏低,省一把米,就更加吃不飽,一定飢腸轆轆。可是,在以大局為重的年代,除了勒緊褲帶,又能怎樣呢?其實,不單糧食,凡是他們需要的,只要開口,我們就要節省下來,無償捐贈他們。哪怕我們自己沒有的,比如化肥、鋼鐵、水泥等,都要動用有限的外匯,從歐美國家購買過來,再送給他們。

好在後來改弦易轍,較少做那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了。而最關鍵的是,我們改革開放之後,慢慢富裕起來了。現在的中國,吃不飽飯的地方,恐怕沒有了。反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害怕自己吃多了,變肥胖了。

早幾天與一群同事搭乘電梯時,和一個朋友相遇。那朋友和我的同事都相識,大家算是老熟人了。他之前屬於中年發福,肚子挺大的。但那天見他肚子小了很多,我就問他是不是生活水準下降了?他笑着自己掀起襯衣,原來,他的肚子上,竟然勒着兩條皮帶。他嘻笑說,為了防止自己多吃貪吃,為了給外界更好的形象,不得不勒緊褲帶。說得我們一群人都哈哈大笑。

而現今的女性,特別是那些年輕的,為着保持苗條身材,哪一個不是天天勒緊褲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