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寫過「大阿哥的故事」,有讀者看了,頗感興趣,吩咐我多寫些這類掌故,我聽命如儀,再寫點清宮軼聞,以博讀者一笑。
近來,可能由於電臺播放一些清宮故事,引起人們對清代軼聞的興趣,可惜,電視臺編劇對於史實疏於研究,往往在稱謂上亂說一通,看了令人為之失笑,所以,我很少看那些所謂「歷史宮廷劇」,免得令自己激氣。
按照順治登位後所頒布的《欽定大清會典》所云:凡宮主之等有二:第一等是「固倫宮主」,品級擬於親王,第二等是「和碩宮主」,品級擬於郡王,等而下之者為郡主,縣主。閒散宗室的女兒,都稱格格。不過,皇帝可以憑自己的愛惡而另加封號。或是:由皇帝(或皇后)領養的親王女兒封固倫宮主,例如清初孔有德(封定南王)的女兒孔四貞,便被太后撫養而封為宮主。
我今天所寫的不是孔四貞而是慈禧太后的女兒「榮壽大宮主」。
誰都知道:慈禧太后入宮後,只生過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咸豐皇帝即與她疏遠,此後,他有了「圓明圜四春」與曹寡婦等亂七八糟的人,而且,到了生命垂危之際,眷戀的是麗妃,那麼,女兒何來?
原來,這個女兒並非慈禧太后親生,而是恭親王奕訢的,親王的女兒何以變為慈禧太后的女兒,這事說來話長。
清代傳至道光皇帝,他的皇后孝全皇后素有賢名,她生了一個兒子奕詝,天嫉紅顏,奕詝只有十歲,孝全后便香銷玉殞,道光把效詝交給他最寵愛的靜皇貴妃撫養。而靜皇貴妃其時已有兒子奕訢,他小奕詝兩歲,兩兄弟都由一母照料,感情很好,都深得道光歡心。
道光晚年,思量立儲,以便自己一旦逝世,繼位有人,在許多皇子中,道光最寵愛的是六皇子奕訢,他不但聰明開朗,見識恢宏,才具比哥哥奕詝遠遠為高,但是,奕訢只是皇貴妃所出,而奕詝則是賢后所出,奕詝自知學識才具不及弟弟,受了師傅杜受田的指點,扮成一副假仁假義心腸,加以,靜皇貴妃滿心以為自己身為繼母,全心全力撫養奕詝,他日他登上寶座,一定不會虧待自己和兒子,多次勸道光傳位給奕詝,道光是個庸君,認為靜皇貴妃賢惠,善待養子,便在遺詔上傳位奕詝,但他不忘奕訢,硃筆親書封六兒奕訢為恭親王,以示不能委屈小兒子。
不久,道光崩逝,奕詝遵旨繼位,便是咸豐皇帝,靜皇貴妃以為他會封自己為皇太后,然而,咸豐為人得魚忘筌,過得海便是神仙,並沒有對養娘加封,起初,他任命弟弟為軍機領班,襄助政務,但到自己毛羽漸豐,把政權牢牢緊握時,親自命令恭親王退出軍機,回上書房讀書,任用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與端華之弟肅順進軍機。
靜皇貴妃病危,自知不起,只希望死後獲封皇太后,惟是咸豐遲遲無表示,恭親王入宮視疾,向哥哥乞求封號,咸豐只說:「嗯。嗯」,恭親王以為哥哥應允,便通知禮部發布封號,此舉咸豐認為弟弟假傳諭旨,雖然不加處置,但已懷恨於心,在兄弟間出現很深的裂痕,加上載垣等三人從中挑撥離間,親兄弟更無法融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