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世遺音樂會收官

 8月17日下午,盧家大屋迎來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音樂盛會──由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資助、澳門長虹音樂會主辦的「澳門世遺音樂會」在此奏響終章。這場作為系列音樂會的最後一場演出,為歷時多日的音樂之旅畫上了圓滿句號,也為澳門市民與遊客留下了難忘的文化記憶。

 系列音樂會自舉辦以來,共呈現四場精彩演出,每一場都以民族器樂為核心,將經典曲目與澳門獨特的歷史文化場景緊密融合。演出現場,樂團成員身著傳統服飾,以精湛技藝奏響二胡、琵琶、揚琴等民族樂器,演繹多首經典作品。廣東音樂《步步高》的明快節奏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活力,《茉莉花》的婉轉旋律與盧家大屋的古雅氛圍相得益彰,而澳門本土特色曲目《COIMBRA》更以中西交融的獨特韻律,喚起了觀眾對本土文化的強烈共鳴。

 此次音樂會的亮點在於突破傳統演出模式,讓民族音樂走出封閉劇場,融入到世遺建築的開放空間之中。鄭家大屋、媽閣廟等世遺建築的青磚灰瓦、回廊天井,成為音樂天然的背景與舞台,使民族樂與歷史建築相互呼應、相得益彰。這種創新形式不僅讓市民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讓世遺景點成為文化傳播的生動載體,實現了文化遺產與藝術表演的雙向賦能。

 一直以來,澳門長虹民族樂團都在民族音樂傳承推廣領域持續深耕。在澳門特區政府全力推動「演藝之都」建設,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政策背景下,澳門長虹音樂會積極回應,此次「澳門世遺音樂會」系列正是其推動傳統文化融入市民生活的成功實踐。通過將經典曲目與澳門世遺元素有機結合,既充份展現了民族音樂的獨特藝術魅力,也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本土世遺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為澳門文化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統計,四場音樂會吸引眾多市民與遊客駐足欣賞,累計觀演人數頗為可觀,社交媒體上相關話題討論熱度不斷,好評如潮。有觀眾評價:「這樣的音樂會太有意義,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民族音樂,也更了解澳門的歷史文化。」

 此外,本周六(8月23日)下午15:30,「中國民族器樂的趣聞逸事」主題大師課將在澳門長虹民族樂團演奏廳開展,誠邀澳門廣大市民前往參與,一同深入探尋民族器樂的獨特魅力與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