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探母,起得特別早,恰巧也有幸看見一場罕見的天象。那天清晨,東方天際烏雲翻湧如墨,空氣中瀰漫一股緊繃的氣息,彷彿暴風雨正蓄勢待發。這正是江南典型的盛夏氣候——日高氣蒸,每日幾乎都要「打暴」(江南方言,意指下暴雨)。
只見天邊的雲層愈聚愈厚,彷彿鋪天蓋地、排山倒海般席捲而來。雲勢不斷擴張,由低處向高處、再向四周延展,彷彿大自然在急促地喘息,預示著狂風驟雨即將來臨。
從天象判斷,這應是積雨雲:體積龐大、橫向發展,雲色深沉,底部平坦,隱隱泛著黃白之光;而雲頂則隆起如山,多處鼓脹。積雨雲往往預示強烈降雨與雷電,使得正準備出門幹活的人不得不折返,有的匆忙收拾庭前晾曬的衣物,有的趕著從菜園回家,也有人急著將剛曬出的穀物收進屋內。
根據氣象學,積雨雲常在盛夏或初秋出現。當太陽輻射強烈,地面受熱,空氣對流劇烈;對流若超過凝結高度,空中的淡積雲便會迅速發展,變得高大臃腫,形似花椰菜,成為濃積雲。若對流持續加強,雲體升高至零下15℃以上的高空——也就是凍結高度,雲頂的過冷卻水便會大部分凝結為冰晶,使雲頂輪廓變得模糊,呈現如絲如絮的亂絲狀結構,最終轉化為聳立如山的積雨雲。
由於積雨雲內部氣流劇烈擾動,極易引發雷陣雨,因此民間流傳不少相關諺語,如:「烏雲塊塊疊,大雨來得急」。望著東方那令人心生敬畏的雲層,我不禁想起父親說過的老話:「清早起海雲、風雲霎時辰」「早上烏雲蓋,無雨也風來」「烏雲腳底白,定有大雨來」……這些話語彷彿是對天氣的經驗式預言,寄託著老一輩人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不一會兒,風起雷鳴,豆大的雨點傾瀉而下,早晨的天地間頓時模糊一片。站在屋簷下看著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這樣的江南夏天,是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也是童年記憶中一幅鮮明的畫。風雨再大,也擋不住我對家的思念。此刻的我,彷彿也像那積雨雲一般,積蓄著歲月的情感,終於在回鄉的這一刻,釋放了滿滿的鄉愁與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