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僅佔中國陸地面積0.36%,卻分佈有中國約17%的高等植物和26%的脊椎動物;這裡是全球少有的集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於一體的跨境森林生態系統;這裡擁有當今世界分佈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
這裡是地處中國西南山地、印度-緬甸、喜馬拉雅三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交匯區——中國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高度富集,在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地位舉足輕重,極具科研價值。
為更好推進高黎貢山地區和怒江、獨龍江流域生態保護與發展,高效開展相關科學研究,依託於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所)的高黎貢山/獨龍江森林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高黎貢山/獨龍江站),自2022年啟動建設以來,通過邊建設、邊運行方式,已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和成果。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副所長牛洋研究員表示,高黎貢山以其特殊的地理區位、獨特的地質地貌、複雜多樣的動植物區係組成、完整的生態系統垂直序列,使其在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體係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
在此背景下建設高黎貢山/獨龍江站,旨在通過長期野外定位觀測、資料積累和數據集成,聚焦中國跨境生態安全屏障體係建設、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跨境生態系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東喜馬拉雅與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的起源演化及維持機制等深入開展全方位科學研究,目標是建成具有高標準、高質量和高影響力的森林生態系統野外觀測研究平台。
據統計,高黎貢山目前計有種子植物218科1245屬4936種,約佔雲南種子植物的30%,是許多特有、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避難所。有脊椎動物42目167科1255種,其中,哺乳動物和鳥類是全國單一自然地理單元中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高黎貢山/獨龍江站副站長孫軍指出,除擁有中國眾多特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外,高黎貢山也是一些野生動物在全球的唯一分佈地和避難所。
高黎貢山/獨龍江站位於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內,站址海拔2223米。主要針對高黎貢山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生態安全等開展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及保護生物學研究。按照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的規範和標準,有序開展水分、土壤、氣象以及生物四個方面的長期定位觀測。
高黎貢山/獨龍江站執行站長、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李嶸研究員表示,正在積極建設中的高黎貢山/獨龍江站,目前已是中國科學院院級野外台站,預期正式建成後將申報成為國家級野外台站,並助力創建高黎貢山國家公園。
同時,作為位於三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交匯區、中國罕有的跨境生態學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該站將立足高黎貢山和雲南,輻射東南亞、面向全球,加強國內國際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為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區域科普事業發展、構建生物圈保護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