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通票與經驗 向南
最初去日本旅行,大為嫌買車票麻煩,我們經常會買三日通或五日通之類特定時間和範圍內任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旅客通票,這類通票適合一天裏面多次移動的旅客,二十歲時腳力好,到處去,那時候買通票是真的覺得非常省錢。到後來,大家都嫌車站上落很麻煩,多半時間都喜歡自己開車,或者乾脆叫車,交通通票的吸引力就大減,偶爾坐一次地鐵,根本用不着花大錢買通票。
這次去歐洲,我可能又忘記了這個經驗。都說葡萄牙和法國到處都是博物館,每間展館入場費又不便宜,結果看看旅遊書覺得很有購買通票的必要,在里斯本買了幾百元一張的里斯本通,在巴黎買了近一千五百港元有多的博物館通,買的當時還想,最後要算一算整趟旅程去過多少博物館……結果,當然是貪小便宜的心反吃了大虧。
在里斯本,實際使用里斯本通的次數五隻手指數完。進了兩個觀光展館、一間修道院、坐了一次電車,最後以里斯本通的優惠買過一次半價門票,三個人怎麼計都沒甚麼賺頭,各項單買的價格,可能都不用通票那麼多錢。巴黎的那張博物館通更虧,由於價格費,我計過每天至少要逛兩間博物館以上,才抵得過價格。最終女兒生病加上自己無力行走取消了幾個預約,實際用博物館通進入的博物館就只有五間。
去旅行的方式真的不同人有不同喜好,絕不能麻木按旅遊書或網上的推介來亂下手。像好多人去歐洲都是民宿、坐地鐵,如果真按這方式旅行,估計我自己也是會緊張到不得了。花多點錢住好一點的酒店,出入坐的士,衛生和財物安全得到保障,那麼旅行時我才能睡得安穩、遊得放心。通票的虧損,如同缺乏經驗要交的「學費」,下次再歐遊,我就知道自己該如何逛博物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