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代碼管理領域 中國出台首個部門規章

 【中新社北京七月七日電】(記者 李京澤)記者七日從中國民政部獲悉,民政部近日出台《行政區劃代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中國行政區劃代碼管理領域首個部門規章,將為代碼確定的權威性、管理的規範性、使用的統一性和應用的有效性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辦法》共二十條,自二0二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當日,民政部舉行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副司長燕翀在會上介紹稱,《辦法》規範的行政區劃代碼,是指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根據編碼規則確定、公佈的行政區劃建制在全國範圍內唯一的數字代碼。行政區劃代碼是行政區劃建制法定主體地位的重要標誌和標識,通過一串六位或九位數字的行政區劃代碼,可以識別出行政區劃建制的行政層級、隸屬關係、建制類型等關鍵信息。

 他指出,很多重要領域的數字代碼都是以行政區劃代碼作為基礎來編碼的。「大家身份證上公民身份號碼的前六位就是行政區劃代碼,行政區劃代碼也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重要基礎碼段。」

 據悉,一定時期以來,由於行政區劃代碼的管理沒有專門的規章制度,帶來了確定代碼的責任不明確、規則不健全、程序不完善以及代碼發佈不及時、信息獲取難等問題。

 燕翀說,為此,《辦法》對行政區劃代碼管理進行全流程制度設計,貫通科學有序編碼、及時權威公佈、規範統一應用等環節,實現編用結合的管理閉環,將保證代碼管理在法治化、規範化軌道上開展。

 他指出,《辦法》明確了確定代碼的主體、情形和規則。明確了部、省兩級民政部門確定代碼的職責,規定了省、地、縣、鄉四級代碼編碼規則和編碼要求。《辦法》還對代碼公佈作出制度性規定。明確了代碼公開發佈的載體、形式和頻次等,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加及時的代碼數據。

 燕翀表示,民政部將以《辦法》出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代碼信息數據管理和應用研究,推動拓展代碼應用場景,更好發揮代碼服務民眾、服務社會、服務管理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