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香飄海外——中國新茶飲挑動全球味蕾 李倩薇

 高山烏龍茶、青梅龍井茶、無糖果茶……正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112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茶飲及咖啡特色展區裡諸多中式茶飲品牌紛紛攜新品、熱銷品亮相,吸引許多消費者和經銷商前來品鑒、洽談。

 從事飲料行業30多年的法國人郭敬賢專程從香港飛來成都參加此次糖酒會,與參展的多個茶飲品牌進行了溝通。「這兩年,中式茶飲在海外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這次過來專門尋找一些好的品牌和產品,希望達成合作,把一些好產品帶往海外。」郭敬賢說。

 在郭敬賢看來,中國是茶的發源地,「做好茶飲一定要根植中國」。他關注到,近年來,許多中國連鎖茶飲品牌紛紛「出海」,在海外開設門店,受到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歡迎。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超過3500億元,同比增長6.4%。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中國新式茶飲品牌「出海」趨勢愈發明顯。

 2024年,茶百道在韓國首爾開出第一家海外店,並陸續在泰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西班牙等國家開店;書亦燒仙草已在越南、印尼、泰國、美國等9個國家開設門店;霸王茶姬深耕東南亞特別是馬來西亞市場;喜茶的腳步則遍及倫敦、墨爾本、紐約等大都市。

 為了更好地融入海外市場,不少品牌結合當地消費者口味偏好和飲食習慣進行產品調整與創新,從而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味蕾」需求。

 今年春節後,茶百道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出歐洲首店。「我們專門根據當地口味偏好推出限定飲品『抹茶黑糖珍珠奶茶』,受到當地消費者好評。」茶百道國際業務負責人王歡說,在馬來西亞市場,當地民眾更喜歡奶味重的黑糖奶茶、奶油頂茶飲等,茶百道也根據不同消費者口味定制了新品。

 茶飲「出海」離不開供應鏈的保障。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茶飲企業需將國內市場的供應鏈優勢和規模化採購的成本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在確保供應鏈穩定、保持產品品質的同時增強國際競爭力。

 書亦燒仙草海外市場部拓展營銷主管黃東梅說:「書亦燒仙草已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4個國家開設海外分公司,為當地門店提供統一的供給,已搭建起包括食品安全體系、國際認證體系、物流、倉儲等在內的全流程供應鏈。」茶百道則通過「跨境+本地」的佈局,鮮奶和鮮果當地採購,包材、冷凍類以及核心原材料則依靠跨境運輸的模式保障供應鏈。

 「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茶飲「出海」,還搭建起世界各地消費者與中國文化之間的橋樑。在謝裕大茶文化博物館館長徐紀苗看來,中國茶連接著人與自然,連接著歷史與現實,也連接著文化、經濟和美好生活,既可品味「新意蒸騰」,更可品讀中國。

 從古絲綢之路、萬里茶道,到頻頻亮相國際舞台的「茶禮」「茶藝」,一杯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是活的綠色文化遺產。不少品牌將中國元素解構為世界語言——水墨書法杯套、京劇臉譜包裝、二十四節氣限定飲品、「伯牙絕弦」所蘊含的中國故事,讓東方美學變得可觸可感。

 隨著中國新式茶飲加快「出海」步伐,古老的中國茶正煥發新生,香飄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