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東盟發聲指貿易保護主義 加劇導致全球經濟分裂

 【香港中通社五月六日電】第二十八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當地時間五月四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主要討論了全球和區域宏觀經濟形勢、10+3區域財金合作等議題。《日經亞洲評論》五日報道稱,亞洲各國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在該會議後的聯合聲明中警告稱,貿易壁壘可能會給全球經濟造成裂痕。

 聲明寫道,「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將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負,導致經濟分裂,影響整個地區的貿易、投資和資本流動」。

 「未來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聯合聲明呼籲,「加強區域團結與合作,努力應對日益加劇的不確定性」,「我們當前的政策重點是增強長期韌性,同時保持靈活性以應對保護主義抬頭和不穩定的全球金融形勢等挑戰」。

 聲明同時重申,致力於「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中心」,基於規則、非歧視、自由、公平、開放、包容、平等和透明的多邊貿易體制。

 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出席會議時表示,中方願與10+3各方一道,堅持開放包容,團結協作,不斷深化區域財金合作,以本區域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

 據日媒報道,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會後對記者表示,日本將強烈敦促美國審查其關稅安排。他還說,東盟和中日韓國家官員應與該地區及其他地區的同行交換意見並展開合作。

 《日經亞洲評論》稱,為了提高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的有效性,本次會議的與會者同意繼續討論類似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模式,考慮在危機爆發前捐款。「該倡議將東盟成員國與日本、中國、韓國聚集在一起。」據悉,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源於二000年東盟成員國與中日韓共同建立、以危機救助和金融穩定為目標的區域流動性安排,迄今經歷多輪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