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雯巨幅花鳥作品展

 【特訊】由國家藝術基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資助,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主辦的《愛的共融──梁潔雯巨幅花鳥作品展》四月二十九日下午三時在澳門科技大學R座四樓展廳隆重開幕。本次展覽是梁潔雯獲選國家藝術基金二0二四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的結項成果,集中呈現其以東方媒材探索當代藝術邊界的最新創作。

 開幕式由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澳門藝術博物館代館長唐重、澳門特區政府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許鑫源、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等十二位主禮嘉賓共同見證。澳門美術家協會主席黎鷹、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澳門頤園書畫會會長李俊鳴等本地藝術機構代表及學界專家近百人出席,現場藝術氛圍濃厚。

 展覽聚焦六幅巨幅花鳥畫原作,通過手稿、色稿及數字動態效果完整呈現創作脈絡。梁潔雯以獨創的「肌理加工筆」技法,突破傳統工筆局限,作品《愛的共融》更以四點八平方米宏幅構建「天隔一方」的視覺敘事:上部以西方壁畫透視法表現澳門半島天際線,下部以百年古樹串聯鳥巢、許願牌等象徵元素,五座跨海大橋如血脈貫通畫面,形成融合地志記錄與生命哲思的當代水墨新範式。

 學術指導莫小也教授指出:「該作首創竪式地志構圖,將城市發展史與自然生命史並置,既延續唐宋重彩精髓,又以許願牌等當代符號記錄灣區民眾真實心聲,堪稱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的藝術見證。」

 開幕式後舉辦的研討會上,策展人林子筠、莫小也教授與梁潔雯圍繞「主題性繪畫的當代意義」「傳統技法的現代轉化」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梁潔雯闡釋其「用媒材邏輯創造新知」的核心理念:「古樹見證城市變遷,歸巢雛鳥隱喻人文共融,這正是對澳門作為『家』的多元解讀。」現場同時發佈由林若熹教授題跋、莫小也教授撰評的專題畫冊。

 展覽將持續至五月十日,期間免費向公眾開放。配套文創如藝術絲巾、原創作文件夾同步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