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三日電】今年「五一」假期,中國多地推出暖心舉措,打開黨政機關大門,為遊客提供免費停車服務、免費飲用水,甚至開放政府食堂等周到服務。此舉為當地文旅市場注入城市溫度,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五一」假期期間,中國各地文旅活動精彩紛呈,民眾出遊熱情高漲。據了解,北京門頭溝區清水鎮、甘肅敦煌、重慶榮昌區、浙江衢州、江蘇東海、湖北赤壁、安徽黟縣等地紛紛宣佈對遊客開放機關食堂。
甘肅敦煌市直機關食堂推出早餐十元(人民幣,下同)、正餐二十元標準的自助餐。從敦煌特色美食,到家常小炒、主食湯品,豐富多樣的菜品滿足不同遊客味蕾。食堂還設有杏皮水銷售區,遊客可將敦煌風味與記憶一同打包帶走。
敦煌市委一位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敦煌「五一」假期遊客很多,這樣做一方面為緩解就餐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惠民舉措。「價格比較平價,餐廳所有菜品按照食材成本收費。」
重慶榮昌區則推出二十餘道本地特色小碗菜,價格從三元至十八元不等,涵蓋豬油泡粑、榮昌鹵鵝等地道佳肴。榮昌區政府機關食堂負責人王女士說,平日食堂主要為政府內部人員服務,此次面向遊客開放,主要考慮到遊客遊玩較為辛苦,或者不知道去哪兒吃到本土特色美食,「通過開放食堂希望既能表達『寵粉』心意,也確保遊客吃得實惠和安心」。
開放食堂只是「五一」假期多地政府優化旅遊服務惠民措施中的一項。與此同時,山東、江蘇、湖北、陝西等多省份城市宣佈免費開放政府停車位、開放內部衛生間。
機關食堂能就餐,政府大院可停車,中國多地以貼心舉措開啟遊客旅程。現代快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五一」假期是人們出遊的好時機,也是體現城市服務和接待能力的重要時間節點。將政府機關停車場和食堂向遊客開放,為遊客解憂解難,體現了城市應對現實考驗、關切民生需求的考慮。該文還提到,向社會免費或低價開放機關資源,也需要協調考量社會觀感、市場公平性,減少和杜絕爭議。
機關食堂在節假日期間向公眾開放,成為緩解「吃飯難」和優化遊客體驗的手段之一,但其政策邊界與市場影響也引發思考。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對媒體表示,過去政府機關充滿神秘感,公眾對其日常運行了解有限。如今在假期向遊客開放,不僅有助於緩解旅遊高峰期的就餐壓力,也釋放出地方推動文旅發展、提升服務水平的積極信號。「這種『錯峰開放服務』的思路值得肯定,但必須精準設計服務細節,才能確保『好事辦好』。」
《中國新聞周刊》觀察員指出,開放機關食堂實現了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這種帶著煙火氣的開放,給遊客的遠不止舌尖上的滿足,還拉近了政府與民眾的心理距離,體現了開放姿態和服務意識。政府在推廣此舉時,要立足本地實際需求,完善人員管理、食品安全等配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