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 按年升百分三點一勝預期

 【香港中通社五月二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梁嘉軒)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二日發佈二0二五年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先估計數字,該季GDP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百分之三點一,優於市場預期。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二0二五年第一季穩健擴張,其中較上一季升幅也有所加快。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GDP顯著增長百分之二。

 回望二0二四年,第四季GDP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百分之二點四,第三季的升幅為百分之一點九。可以看出,香港經濟延續了自去年以來的穩定復甦態勢。

 去年第四季出口總額增百分八點七

 統計處數字指出,「私人消費開支」部份在二0二五年第一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實質下跌百分之一點二,而二0二四年第四季的跌幅為百分之零點二;同期,貨品出口總額與上年同期比較錄得百分之八點七的實質升幅,升幅明顯較二0二四年第四季的百分之一點三為快。貨品進口在二0二五年第一季實質上升百分之七點四,而二0二四年第四季的升幅為百分之零點四。

 因中美貿易不確定性再升溫,此前多個機構預測香港經濟增長受影響,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設定在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二點九。港大早前預計,今年首季香港經濟增長百分之四點六。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對中通社記者分析,首季貨品出口總額的顯著上升,主要原因是三月的數字特別高,尤其三月的出口。他解釋中美雙方商戶都在趕關稅實施前的船期,所以集中在三月出貨,因此,此次的升幅也具臨時性。

 在環球關稅陰霾下,環球關注二季度的經濟走勢。

 莊太量對下一個季度可能影響GDP的因素也進行了分析,指出特區政府明確了要縮減開支以應對赤字,進入新一個財年,GDP計算中的「政府開支」部份可能減少。此外,少了「趕出口」的臨時因素,下一季的轉口、出口數字也未必有這麼多。

 特區政府發言人預料,隨著四月初環球貿易摩擦因美國大幅增加進口關稅而急劇升溫,環球經濟的下行風險顯著上升。極大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將抑制國際貿易往來和投資氣氛,從而困擾香港經濟的短期前景。

 儘管如此,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加上特區政府各項推動經濟增長和開拓更多元化市場的措施,將會為香港不同經濟活動帶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