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細語)香江葡跡 靈風
香港歷史博物館常設展覽第一階段更新後重開。
三個全新展覽館分別為「油尖旺.望油尖—都市流光坊眾情」、「香江葡跡—香港葡人故事」,以及「萍寄金山—香港與加州華僑生活」。
香港葡裔族群的先祖可上溯至果亞和馬六甲等葡屬居留地葡人,他們與當地婦女成婚生子,誕下混血後裔。
十九世紀中期,大量熟悉中英雙語的澳門土生葡人移居香港,成為最早在香港定居的外籍族群之一,帶來土生葡菜、土生葡語,以及天主教信仰、葡萄牙傳統文化。
「香江葡跡—香港葡人故事」展出逾二百五十件葡裔家族及機構展品,輔以逾三十項視聽及互動多媒體節目,回顧葡人在不同行業和文化領域的發展及貢獻,包括捐建不少教堂,例如一九零五年落成的尖沙咀玫瑰堂;創辦賈梅士學校;積極推動香港印刷業,澳門土生葡人德爾菲諾羅郎也(Delfino Joaquim de Noronha)遷港,並開辦羅郎也印字館,創辦起即承印《香港政府憲報》,為香港最早的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印刷機構。
音樂方面有Uncle Ray、樂隊The Mystics、歌手Joe Junior等。
港協暨奧委會永遠名譽會長、前市政局主席沙理士戰後全力投入一八六六年成立的香港葡人會所「西洋會」(Club Lusitano),發揮葡人社群領袖力量,至今仍然是香港葡裔族群最重要的文化地標。
前香港冠軍騎師、兩度奪得香港冠軍練馬師榮銜的告東尼,由他一手訓練的短途馬王「精英大師」,締造十七場連捷香港紀錄,馬會更特設「告東尼獎」,每年頒發予季內贏得最多頭馬的本地自由身騎師或見習騎師。
而退役香港職業足球明星員山度士,現為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營運總裁,亦一直推動香港體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