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在珠演講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三月二十四日,諾獎得主丹.謝赫特曼走進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BNBU),以「從童年好奇到諾獎榮耀:科學與工程的探索之旅」為題帶來一場精彩的演講。在演講中,他分享了自己對科研和教育的看法。
一九八二年謝赫特曼教授發現了准晶體,從根本上改變了化學家們看待固體物質的方式。在此之前,學界普遍認為原子在晶體內呈對稱模式分佈,而謝赫特曼教授發現的准晶體具有與晶體相似的長程有序的原子排列,卻不具備晶體的平移對稱性。這一驚人發現在當時引發了很多爭議。曾兩獲諾獎的萊納斯.鮑林公開質疑:「世界上沒有准晶體,只有准科學家。」然而,謝赫特曼教授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隨著越來越多的複現證據出現,這一發現最終使得科學家們重新審視對物質本質的觀念。
丹.謝赫特曼在演講中,就「如何堅信自己是對的?」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因為我是電子顯微鏡技術的專家,同時精通晶體學和快速凝固材料,這種複合專業背景是他人所不具備的。」謝赫特曼教授如此回答。他表示,人們在掌握現有知識體系的同時,要明白並非所有內容都永恆正確。「如果你能推動變革,就放手去做──但前提是成為某個你熱愛的細分領域的專家。」專業性的建立帶來直面質疑的底氣:「歡迎複現我的實驗來證偽,但不要用舊教科書反駁──科學家的使命就是改寫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