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颱風或襲澳 多局呼籲做好防風措施

 【特訊】勞工局呼籲做好建築物應對熱帶氣旋之安全措施

 地球物理氣象局已發出一號風球。由於熱帶氣旋可能會對建築物及建築工地造成破壞,市民及承造商應該及早對建築物及建築工地做好預防措施,特別是工地內的棚架、起重機械(例如天秤)和建築物的窗戶和外牆的懸掛物等,並應由專業人員作詳細檢查和加固措施,加強注意職安健事項,以保障工友及公眾安全,而市民在熱帶氣旋期間亦應避免走近建築工地範圍。

 勞工局備有《熱帶氣旋、暴雨及特殊天氣等情況下的工作安全指引》及相關宣傳海報,歡迎巿民瀏覽和索取;如想了解更多職業安全健康的資訊,歡迎瀏覽勞工局「職安健天地」專題網頁(http://www.dsal.gov.mo/dsso/zh_tw/standard/index.html),或致電二八七一七七八一查詢及親臨勞工局查詢。

 海事及水務局呼籲海事業界、漁船、內港各碼頭和公眾密切留意天氣變化,提早做好防風措施,海上客運航線會因應海況變差而暫停,市民和旅客需提前做好出行安排,避免行程受到影響。

 現時內港一帶有近七十艘漁船及二十多艘工程船錨泊和停泊。隨著熱帶氣旋進一步靠近,本澳天氣將會逐漸轉差,工程船應及早做好避風安排,且在三號風球時必須撤離施工區域。漁船亦應及早回澳避風,尤其從事遠洋作業的漁船必須預留充足回航時間,確保船隻安全和繫穩繩纜,嚴防因惡劣天氣及風暴潮造成的安全威脅或貨物損失。如有需要,海事及水務局也會按照內港臨時防洪措施預警通報機制,通知內港碼頭的聯絡人安裝防水旱閘。

 海事及水務局呼籲市民切勿在颱風期間進行水上活動,以及前往海灘進行觀浪等危險行為。

 文化局在此呼籲所有文物建築的負責人,尤其處於低窪地區的場所,做好防風及預防水浸等措施,對文物建築作出及時和必要的保護。

 同時,文物建築的負責人亦須密切留意氣象局發佈的最新天氣情況,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以確保文物建築安全。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與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呼籲,各商戶特別是位處低窪地區的中小企業,應做好防風防浸的準備工作及預防措施,以免造成貨物及設備損失。同時,商戶應密切留意氣象局發佈的最新天氣情況。

 已安裝防浸設備的商戶,應檢查防洪門閘板和配件是否齊全,熟習防洪門的安拆步驟;已安裝防浸升降台和水泵的商戶,應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運作。如有疑問,應盡快向所屬的工程公司或供應商了解,做好準備,以策萬全。

 生產力中心製作了防洪門安裝及拆除須知短片,商戶可於生產力中心網站查看:https://www.cpttm.org.mo/2024/05/equipment/

 為保障公共渠網的排洪能力,市政署持續派員檢查各區下水道和雨水井,及監察各市政雨水泵房運作。在颱風期間,針對低窪地區及水浸易發地點,調派泵車加強對渠道作出防範性清理,加緊排查可能淤塞的渠段,盡力將水浸的影響減至最低。市政署呼籲市民不要將垃圾、油脂等物料傾倒於公共路面上的雨水井,以免造成渠道堵塞及產生水浸風險。

 市政署亦已加緊檢查及修剪構成安全隱患的樹木或斷枝,避免對途人或駕駛者造成危險。市政署呼籲大雨及颱風天氣下,市民應避免在樹下逗留,以免樹木枝條因受水負重增加出現折斷而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