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由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主催、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主辦、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承辦、中國道教協會支持、澳門基金會贊助的第十三屆世界大伯公節之人法地:中華土地信俗論壇,昨日在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宴會廳舉行,邀請各地學者共同探討土地信俗文化。
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黃華強致辭祝賀中華土地信俗論壇成功舉辦。他指澳門土地信俗融合了中原和嶺南文化,已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特色,澳門土地信俗的成功申報,將進一步提升澳門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促進澳門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澳門傳統文化事業的傳承和發展。作為澳門傳統節慶文化的傳承者和保護者,澳門廟宇節慶文化促進會將繼續致力保護和傳承土地信俗文化。
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主席孫春富分享了大伯公節的誕生過程,指出大伯公信仰是追尋中國南來移民足跡的最佳依據,亦是海外華人最為熟悉、最為普遍膜拜的神祇,與中華文化悠久深厚的歷史有密切的關係。這種民間信仰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對土地的一種感恩之情,延伸至對生命起源的感恩。,「大伯公節」的宗旨是在發揮這種飲水思源的中華傳統美德,也肩負著傳承發揚廟宇文化的使命。
論壇邀請到了各地嘉賓進行主題演講,分別有:〈澳門土地信俗的傳承與文化使命〉,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會長林發欽主講〈「境土信仰」:城隍與社稷、土地信仰之構成關係〉,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市道教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城隍廟住持吉宏忠道長主講〈世界大伯公節聯誼會的歷史回顧──華人信仰組織的跨國網脈〉;台灣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徐雨村主講〈神靈的具像:香港一地土地公信仰〉,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田家炳孝道教研中心主任區志堅主講〈澳門土地信俗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教授孔慶夫等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