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唐模千年溫婉馨香(上)  圖文/南青弋

 湯顯祖說:「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大意就是一輩子最想去的地方,連做夢都沒想到是在徽州吧。疫情前的那一年,相約幾位媽咪暑假帶上孩子們來到皖南唐模古鎮,發現這裡才是真正可以放飛心靈、自由自在、古往今來的好去處。

 一連住了三天兩晚的的孩子們,臨走那天不願意回澳門。原因很簡單,在這裡可以與當地同齡孩子一起嬉戲,一起捉迷藏;還一起去小河裝蝦,一起去田野摘西瓜,一起在偌大的古村裡遊蕩也不怕迷路,一起硯墨寫書法用古法造宣紙,一起玩老龜放老鴨,傍晚還一起唱著童謠在村裡最大的廣場上放風箏看夕陽……實在太多了,數也數不盡的童年樂玩。

 孩子們有自己的樂玩項目,大人們也不例外。優哉遊哉從早上太陽升起到晚上月亮爬上半空,一天的時光恨不得祈求老天走慢一點。

 我們從住的唐模法國家庭旅館大院一出庭園拱門,步入眼簾的即是一片鄉村草地,草地邊涼亭側,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著草,而沒有看見人放牧。清晨的薄霧將草地圈起來,周邊的徽州民居與樹木若隱若現,一幅水墨畫般。一會兒,太陽從雲層鑽出頭來,曬下一片光芒。大地上田園風光映入眼簾,一切都是那麼地自在舒暢。

 沿著唐模最有名的水街往東北方向走,只見小河兩邊徽州老房子的木雕、石雕、磚雕成了裡裡外外最美的裝飾小景。入內還有天井及一二口大水缸。當地居民說,這水缸積的雨水主要是消防備用水。走出民居,水街旁一排四十多米長的避雨長廊以及長廊上方的紅燈籠吸人眼球,長廊下設有「美人靠」的長椅供人休息,當地一些居民正在閑聊,看見遊人都互致問候。讓我們也看見他們的日常生活,遇見古鎮真實的樣貌。

 在當地人的口中,我們得知唐模古鎮原來和唐朝、和汪許二姓有很大的關係。唐模是唐朝越國公汪華的太曾祖父叔舉創建,因村落建於檀溪兩岸,取名檀干,暗合《詩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公元923年,汪華的後裔汪思立遷回故鄉,為表達唐皇對其祖先汪華及其後代的隆恩,取忠君、忠主之意,仿效「後唐」營建一個標準而模範村莊,改村名為「唐模」。唐模以前屬於是歙縣,如今的唐模歸黃山市徽州區管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