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議員顏奕恆關於本澳體育人才的培養口頭質詢時表示,截至2023年底,本澳約有2,200名集訓隊運動員及95名精英運動員,分別來自46個體育項目。為進一步加強對運動員的支援,體育局在2024年修訂了《2024年精英及集訓隊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計劃的對象包括精英運動員、退役精英運動員及集訓隊運動員,該計劃調升了精英運動員的訓練津貼和退役精英運動員的生活津貼,更新了加入計劃的賽事範圍,加大對青少年及專業運動員的支援,以協助更多具潛質的青年運動員投身專業訓練。以亞運會金牌為例,每月最高津貼金額調升至29,300澳門元,而銀牌及銅牌的最高津貼調升至23,400澳門元,升幅最高達37.6%。同時,對連續兩屆在亞運、殘奧或聽障奧運會取得前3名成績的運動員,額外發放每月3,000澳門元的津貼。2023年投放在專業運動員的金額達1,600萬澳門元,平均投放在每名專業運動員的費用近67萬澳門元。
她又稱,運動員退役支援方面,特區政府一直支持運動員參加相關的體育技術人員培訓課程,並考取國際證照,鼓勵其在體育領域上繼續發展。根據2023年精英運動員的學歷統計數據,近七成擁學士或以上學歷。為支持運動員退役後進修增值,提升自我,《2024年精英及集訓隊運動員培訓資助計劃》為合資格的退役精英運動員提供在學期間每年最高10萬澳門元的學費資助,以及進修期間的生活津貼。此外,考慮到運動員過往在訓練期間累積了不少傷患,特區政府為退役運動員提供5年的運動醫學支援作跟進治療,為運動員提供更多保障。
歐陽瑜還認為,是否允許一些教練在政府的體育場所收費訓練學生是難題,相關的需求很大,但如果把體育場所開放予私人作營利,會損害大眾運動的權益,兩者需平衡,政府目前會以個別泳池作試點,允許教練在某時間段收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