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巴黎瘋狂的此馬和彼馬 徐薏

一代澳門「名物」巴黎瘋狂艷舞團(The Crazy Paris Show)在疫情期間從此消失,細看從前,這巴黎瘋狂艷舞團當年由何鴻燊引入,成為澳門歷史最悠久的舞臺表演。表演者皆來自歐美及澳洲的美艷妙齡女郎,舞蹈由法籍導師編排。當年旅客到澳門玩,除了去葡京「玩兩手」外,最常便是順道欣賞艷舞團的激情演出,不過亦只限眼福而已,觀眾若想再有其他娛樂,在澳門亦有多樣的選擇,是豐富多彩的澳門娛樂事實中的一環。

再者,談到「馬」字,亦讓人想到中國在明清時代的「揚州瘦馬」,用上馬字,其實已經相當具有形象意味,當年的揚州瘦馬為青樓行當之一,揚州地處在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鹽商生活奢靡,為滿足鹽商等富豪的變態性心理需求,好些經紀人(人伢子、老鴇)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煙花柳巷,從中牟利。初買童女時不過十幾貫錢,待其出嫁時,可賺達一千五百兩。人見有利可圖,競相效法,蔚為風氣。

將人比喻為馬,本身已經相當有渺視的意味,對比之下,巴黎的瘋馬亦與瘦馬同樣的「選材嚴苛」,不過時移世易,中國古時女子是被動的賣給別人,而今時今日不少女士以能夠成為瘋馬一員而自豪,性質上大有分別。再者,尤其是法國人或歐洲人,未必會將裸露或性感的尺度看得比亞洲人嚴重,每每套用亞洲人的眼光去評價外國人的事物,落差這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再說像《瘋馬騷》有着悠久的歷史,不少傳奇名人都是座上客,包括貓王、麥當娜、伊麗莎白泰萊、美國總統甘乃迪,以及著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等,很多人都以曾經看這種表演而自豪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