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者在澳門海域的開發與展望研討會上 認首要進行長遠規劃

 【專訪】「澳門海域的開發與展望研討會」昨日舉行,主辦單位望透過研討會集思廣益,探討澳門海域的開發與展望。有與會者認為澳門海域開發和治理首先應該進行長遠規劃。

 為集思廣益促進澳門海域的開發和利用,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澳門海洋與水利學會聯合主辦的「澳門海域的開發與展望研討會」昨日上午九時假澳門中華總商會禮堂舉行開幕式。建築置業商會理事長莫志偉表示,研討會邀請來自內地、澳門水利和交通工程領域專家與學者,共聚一堂、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探討澳門海域的開發與展望,以期有裨益於澳門海域的開發和治理、會議講者從海洋基礎研究、防洪和交通技術創新、濱海濕地修復、海域使用構想等方面闡述了各自的理念和創意。

 昨日研討會內容豐富,包括邀請澳門海洋與水利學會會長區秉光、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勘察設計師盧永昌、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何治波、中交三航院澳門公司副總工程師范憶平、中國土木工程(澳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何瑞、澳門大學區域海洋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蔡忠亞、國家海洋局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黃華梅、國家海洋局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謝素美及珠光集團珠光工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金暉等出席主講。

 其中,區秉光認為,澳門海域開發和治理首先應該進行長遠規劃,澳門地處珠江口西岸,海洋水文條件較為複雜,開展海洋水文研究,撰清澳門周邊海域的水文條件,可以為港航工程、灘塗圍墾、海岸防護、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污染預測和治理提供科學依據,並倡議盡快開展澳門海洋功能區劃及海域規劃研究。澳門海域開發和治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防洪減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活環境和產業適度多元化發展方面,特別是防洪減災。

 另外,何瑞主講澳門西線輕軌、公路、管廊、防洪、舊城改造一體化方案,他認為,輕軌西線涉及媽閣至內港的水患問題,因此研究在地下車站設置蓄水和排水池,能提高對市政管網的排水能力,一定程度上減少內澇發生。並透過多個地下層建設,令輕軌站同時具備車站、防洪、蓄水和交通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