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風聲鶴唳下的藝術空間  泰來

 在執筆之時,剛收到香港藝術家古天農逝世的消息,然而同樣是在今年,澳門亦有一名藝術界名人仙逝,5月18日澳門的攝影家藝術家李銳奮因病辭世,李銳奮對澳門藝術的貢獻影響深遠,先後參與創立石頭公社、牛房倉庫等藝團。與他共事的人不少,受他影響的澳門藝術人亦眾多,他的氣質風格亦同樣在影響大批澳門藝術人,是澳門藝術界中堅份子。

 可惜的是他受到病痛影響多年,今年離去或者算是一種解脫,港澳近年多有名家離世,更可悲是以近年的水土風氣,要培養出實力相當的藝術人愈來愈難,除了要本身有天份,周邊環境、氛圍、際遇等亦相當重要,看目前社會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外國的生活亦逐步重回正軌,但身在中港澳地區,仍得要面對封區、封城等威脅,不僅沒有閒情逸致推廣和發展術文化,社會資源亦轉向更有目的性以及正確性,藝術發展不再是人身心靈等方面的昇華,反而更多是一種手段和工具,因為社會上有著民生需要的部份更多,這種心靈上的培育就被視為可有可無,與藝術表演的事項要在疫情下叫停,以免大家聚集;加上沒有演出、沒有節目,也沒有排練,久而久之又從哪裡去培養新的人才?

 疫情之下,電影業大受衝擊,復辦兩屆的藝術節,除了因為種種制度下變相成為「小圈子」活動外,同時亦未能協助本地藝團成功登上大舞台,爭取更多本地市民支持。簡單而言,鄰埠在疫情下,市民未能捧外國偶像的話,就可以捧出更多本土的「巨星」,甚至連肉類切割員都可以有應援團,有粉絲支持;澳門呢?就算澳門市民困守本地,還是選擇不支持本地的藝人和藝團,這是甚麼原因?藝術創作可以有很多功能性,賺錢的能力,看來澳門的比較弱;而在振奮人心,團結大眾這一方面,長期亦難看到成績。藝術活動或隨時間、社會環境而變比,正如以往大家都只可以在電影院看電影,現在大部份人家中都有能力播電影,改變這種習慣好像很自然,但要澳門人掏腰包去支持本地藝術創作,看來還需要各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