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和平  圖文/雨雪

 日前,到社團出席抗戰勝利八十周講座及參觀圖片展。

 主持人從晚清時代說起:日本四面環海,地方小,可發展不多,明治維新後,軍力大了,開始起野心;中國積弱,一場甲午戰爭,日本打敗北洋水師,搶走了台灣、彭湖列島,繼而呑併朝鮮半島。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但軍閥割據,民不聊生!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東三省淪陷;1937年再發動「七‧七」事變,中國人民奮起抗爭,全面抗戰!

 日軍一直打入北平、南京、上海,「南京大屠殺」──中國歷史上黑暗的日子。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美國太平洋珍珠港成功後,接著入侵香港,英軍跟日軍打了十八日,抵抗不住投降,香港淪陷,港人渡過了黑暗的三年零八個月,許多難民逃到澳門,或返鄉下避難。而美國也正式向日本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宣佈無條件投降,8月30日香港光復。

 講座聽後,使我想起昔日母親講過:她小時在新會鄉下,曾經看過日本軍機飛過,也走過難。而我舅父也說過他青少年時,在香港九龍長沙灣道見過日本兵騎著馬巡邏;家有女兒的用鑊灰塗在臉上,同時不讓出街,因怕女兒被日軍見到,遭調戲、侮辱甚至姦殺。

 至於日軍為何沒有侵略澳門?從書中與報章中得悉葡國在二戰時是中立國,而且南美洲巴西曾是葡國的殖民地,有許多日本人在巴西居住;所以葡國警告日本:如侵佔澳門,會將當地的日本人做人質,所以日本軍有所避忌。

 但當年澳門生活也十分淒慘,斷糧斷物資。老一輩人難忘那段捱餓的歲月!

 八十年過去了,我慶幸在戰後出世,沒經過戰亂,也親身見到新中國幾十年的發展,國防力量強大了,已沒有敵人敢入侵國土。

 在澳門,可留下抗戰的事蹟,位於賈伯樂提督街與羅利老馬路交界、曾為澳門學聯會址的兩層高住宅,就是當年新四軍領導人葉挺將軍的故居,現在經政府修繕,對外開放。

 「以史為鑑」,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讓我們珍惜和平的日子,不讓戰禍再度來臨。

 附圖攝於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