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想錄)工作是修心  陳憍如

 最近與友人飯聚,大家都談到疫情兩年以來,工作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有位友人更加面對公司裁員的問題。俗語說:「東家不做做西家」,但說得易實行難,加上筆者這位友人孩子還少、老婆還嫩,一家大小開支固然不少,然而家庭收入來源卻只靠了他一個人撐。在閒談間,友人不禁流露出焦慮不安,在旁的我們也都只能說些有的沒的緩和氣氛,強充作安慰話。

 工作為我們帶來的,首先必定是收入,讓生活有個保障,令自己及家人能安心生活,而成就感、歸屬感等等,往往是次要的價值。當然如果你能從工作中找到這些超越物質的價值,證明你是幸運的。若用新世代靈性角度看,你就是善用了「吸引力法則」,內心足夠強大,信念夠深,所以你能找到一份既能提供物質保障,又能滿足精神價值的工作。

 保住飯碗很重要,但工作真的只是為了保住飯碗嗎?假設,我們從廿二三歲畢業後投身社會開始工作,一直做到五六十歲退休,即是差不多四十年的工作歲月,這中間的過程,如果只為了錢而工作,到頭來剩下的,對生命有什麼意義嗎?錢很重要,是給予我們安全感的一種形式交換,但健康的工作態度和人生觀,才能使我們走得更遠,靈性成長更豐盛。

 聖嚴法師說:「對一個學佛的人而言,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取生活費用,也不是為了追求名利,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讚歎、嘉獎。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責任及權利,也正是生命的意義、價值所在。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工作一天,否則,這個人活在世界上就跟毛毛蟲一樣,不像個人了。」每個人都有今世在這裡的意義,而能讓我們靈性成長,彰顯更大價值的是,一種努力奉獻他人的精神,也是一種布施的「菩提心」。

 聖嚴法師解釋什麼是有價值的工作。他說,佛法講「正命」,所謂正命是指正當的工作、正當的職業。正當的職業必須符合幾項基本條件:第一,不可對人、對眾生不利。也就是不能傷害他們的生命、利益和財產,也不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品德和名譽。這是合乎正命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必須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也就是能夠自利利他。第三,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只考慮是否對眾生有利益,雖然自己在健康上、財產上都可能有點損害,但是為了利益眾生,仍然願意把自己的生命、財產奉獻給社會、奉獻給全世界、奉獻給一切的眾生,這叫做菩薩業,是大菩薩的行為,當然是正命。

 如果在工作場上遇到逆境,但可以讓你學到經驗的話,你也不妨安定地做一段時間,累積一點經驗,在不完美的工作環境裡,試試自己有多少能耐,能夠扭轉情勢,真的勢不可為了,再決定換另一個工作,這樣可能是比較負責任的作法。否則,當你再去找新的工作,拿出履歷表時,若是一年到頭都在換工作,別人可能對你會不太放心,覺得你的穩定度不夠,擔心會不會只要有壓力,又立刻跑掉?會不會大的任務,就不能交給你?薪水也不敢給你太高的承諾。

 人生有許多事,是不服氣也得服氣呀!不必偷罵老闆,但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在不完美的工作環境裡,試試自己有多少能耐,能夠扭轉情勢。所以工作場,也是修道場,願我們都能「身在濁水中,心常清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