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Carl Rogers相信:愛與關懷的本身就有足夠的驅力,促使一個人真正的成長;若以價值去制約一個人的行為,使之成為有條件的正向關懷(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這樣對方所愛的,只是你的付出,而不是你本身,而無條件的愛,是一種願意接受全部的你的最大包容。
可能有些人會問,真的有無條件的愛嗎?即使有些父母還不是因為子女做得好,可以提升家族的聲譽和面子,才表現出對孩子的愛?在十月份開始播出的日本動畫《大正處女御伽話》(日語:大正処女御伽話),故事裡便暗示了孩子在有些父母心裡的價值觀,是有條件的愛。主角志磨珠彥原本擁有父親對他的愛,可是一場車禍導致母親喪生,自己的右手也跟著喪失知覺,父親認為這樣的他使家族丟臉,便把他拋棄在家族的別墅生活,甚至因為怕他影響其他孩子的婚姻和前途,決定對外發佈珠彥死亡的消息,傷透了珠彥的心,也把他打入深深的谷底。
以上所說的,大概便是奧修禪卡「愛人」牌裡提及:我們所說的愛,事實上是所有各種的關連,從地(世俗)伸展到天(神性),在世俗的層面,很有愛都與物質和慾望結下不解之緣,也許是因為外間給我們的制約所致,做成了期待和重擔,變的習以為常但可能沒察覺,以為這一切都是合理的。然而,透過某些經歷,也有可能回到本質,變成一種超越物質,具有很大包容的愛,這是一種以自由為基礎,而不是一種期待或需要。
在電影《聲夢情深》(英語:A Star Is Born)裡,艾莉對傑克的愛,是一種接近無條件的愛。他們兩人在酒吧邂逅,他欣賞她的歌聲,無條件的幫助她,力邀她在他的演唱會一起表演,更一起巡迴演出,大受歡迎,後來她遇到唱片製作人雷慈,事業再上一層,然而,那時傑克的事業開始走下坡,加上受耳鳴之苦,常買醉及以毒品麻醉自己。即使如此,艾莉從沒嫌棄他,還答應他的求婚,及後,他在艾莉上台領取《葛萊美獎最佳新人獎》時,也尾隨上台結果卻失禁而大出洋相,艾莉也沒有放棄他,頒獎結束後還協助他清醒過來,他也決心改過並參加復康計劃。她為了想丈夫振作,甚至想帶他一起巡迴演出,卻遭雷慈反對,她便取消餘下的演唱會,好讓自己方便照顧傑克,卻對傑克說公司把演唱會取消,為了準備第二張專輯。雷慈也不滿地私下到傑克家對他作出指責,使到他更加內疚,就在艾莉的演唱會當晚,他在家中車房自縊身亡。縱使他離開了,艾莉仍然深愛他,在在傑克森的致敬音樂會上,艾莉唱出傑克為她所寫的歌,這一幕,我真的很觸動。她做到了,愛他,只因為他是他,從沒強迫對方改變成為自己心裡的那個「人」。◇
圖片來源:網上
https://sweetmoonblog.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MiracleLife.Cheri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moonspiritual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eri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