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壇思學)性格的修煉方法 沁源

 中國有句俗話:男人的脾氣影響他的事業,女人的脾氣影響她的婚姻,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每天看一遍,可能慢慢你會改變。

 有一種人命最好,會是你嗎?

 人的一生都是在學習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是不可能畢業的。

 一、學習認錯。

 一個人一生有一多半的時間是屬於家庭的,尤其是在童年時,學習做人的時間還要更多。人首先要學習的是認錯,有的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是說是別人的錯,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社會大眾……甚至是自己的兒女。學習認錯是美好的大修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最久的老師。毀掉一個家庭的,不是貧窮,而是不會好好說話,因此首先要學會和親人好好說話。

 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最後,牙齒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心地柔軟是修行,調心所以要柔軟,硬反而會吃虧;如果我們像道家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我們想辦法會化解,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人生才能活得最快樂。

 三、學習隱忍

 人生活在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有的人對自己的家人使用暴力的語言,口無遮攔;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在自己的子女面前說話時,見不著子女的好面色。

 四、學習溝通

 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體諒、相互幫助。然而在一些家庭,成員之間卻缺乏必要的溝通。家人是這個世界上相處最久的人。對家人的態度,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有樣學樣,從而生出自己的一套交友、處世之道。有些父母總認為: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隔夜仇,不論說的多難聽,他們都會理解我的苦心。

 但實際上,當孩子被語言擊中,無論你以後如何解釋,都無法消除這個傷口。父母因為孩子的一點錯誤而大喊大叫,會讓孩子否定自己,變得不自信。與孩子說話時,把孩子放在和你平等的位置上,不要動輒批評,不要放縱,懂得將心比心;對待親人、朋友,不要過多苛責,明白情義無價。

 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候就放下。放下才自在呀!

 六、學習感動

 人們看見別人有優點,或有好人好事,要感動,要歡喜。感動表現出人的愛心、慈悲心,人們努力以赴,在幾十年的事業裡,我們很努力地想辦法,做出的事讓人感動。◇